与广州话的区别
字音对比
声母对比
1.中古泥母字读[n],来母字读[l],南宁白话不混,在广州以及香港的年轻人中两者发生了混淆,社会上俗称之为「懒音」。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年 | 年nin4[niːn˨˩] | 年nin4[niːn˨˩]、年lin4[liːn˨˩] |
男 | 男naam4[naːm˨˩] | 男naam4[naːm˨˩]、男laam4[laːm˨˩] |
闹 | 闹naau6[naːu˨] | 闹naau6[naːu˨]、闹laau6[laːu˨] |
你 | 你ni5[niː˨˦] | 你nei5[nei˩˧]、你lei5[lei˩˧] |
奶 | 奶naai5[naːi˨˦] | 奶naai5[naːi˩˧]、奶laai5[laːi˩˧] |
粒 | 粒nap1[nɐp̚˥] | 粒nap1[nɐp̚˥]、粒lap1[lɐp̚˥] |
能 | 能nang4[nɐŋ˨˩] | 能nang4[nɐŋ˨˩]、能lang4[lɐŋ˨˩] |
拎(拿,俗字拧) | 拎ning1[neŋ˥] | 拎ning1[neŋ˥]、拎ling1[leŋ˥] |
𪒬(烧糊,俗字燶) | 𪒬nung1[nʊŋ˥] | 𪒬nung1[nʊŋ˥]、𪒬lung1[lʊŋ˥] |
恁(想,俗字谂) | 恁nam2[nɐm˧˥] | 恁nam2[nɐm˧˥]、恁lam2[lɐm˧˥] |
𪐀(黏) | 𪐀naa1[naː˥]、𪐀ne1[nɛː˥] | 𪐀naa1[naː˥]、𪐀laa1[laː˥] |
褦(连带,本字不明) | 褦nang3[nɐŋ˧] | 褦nang3[nɐŋ˧]、褦lang3[lɐŋ˧] |
注: 分韵时期记载有大量来母字读如泥母,除了「粒、拎(拧)」外,鲁小韵的一系列字也是来母读如泥母(不排除笔误的可能)。南宁来母读如泥母的还有「辇撵nen2[nɛːn˧˥]」,广州读「辇撵lin5[liːn˩˧]」。
2.古疑母[ŋ]字与影母[ʔ]字南宁白话不混,广州话许多影母字常加上[ŋ],社会上也有俗称之为「勤音」。
字(影母字举例)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矮 | 矮ai2[ɐi˧˥] | 矮ngai2[ŋɐi˧˥]、矮ai2[ɐi˧˥] |
屋 | 屋uk1[ʊk̚˥] | 屋nguk1[ŋʊk̚˥]、屋uk1[ʊk̚˥] |
安 | 安on1[ɔːn˥] | 安ngon1[ŋɔːn˥]、安on1[ɔːn˥] |
恶 | 恶ok3[ɔːk̚˧] | 恶ngok3[ŋɔːk̚˧]、恶ok3[ɔːk̚˧] |
爱 | 爱oi3[ɔːi˧] | 爱ngoi3[ŋɔːi˧]、爱oi3[ɔːi˧] |
屙 | 屙o1[ɔː˥] | 屙ngo1[ŋɔː˥]、屙o1[ɔː˥] |
压 | 压aat3[aːt̚˧] | 压ngaat3、压aat3[aːt̚˧] |
鸭 | 鸭aap3[aːp̚˧] | 鸭ngaap3、鸭aap3[aːp̚˧] |
暗 | 暗am3[ɐm˧] | 暗ngam3[ŋɐm˧]、暗am3[ɐm˧] |
欧 | 欧au1[ɐu˥] | 欧ngau1[ŋɐu˥]、欧au1[ɐu˥] |
嗌(骂;叫) | 嗌aai3[aːi˧] | 嗌ngaai3[ŋaːi˧]、嗌aai3[aːi˧] |
蕹(蕹菜) | 蕹ung3[ʊŋ˧] | 蕹ngung3[ŋʊŋ˧]、蕹ung3[ʊŋ˧] |
擁(推) | 擁ung2[ʊŋ˧˥] | 擁ngung2[ŋʊŋ˧˥]、擁ung2[ʊŋ˧˥] |
壅(埋) | 壅ung1[ʊŋ˥] | 壅ngung1[ŋʊŋ˥]、壅ung1[ʊŋ˥] |
揞(覆盖) | 揞am2[ɐm˧˥] | 揞ngam2[ŋɐm˧˥]、揞am2[ɐm˧˥] |
这些字都属于阴调类(阴平、阴上、阴去、上下阴入),在南宁白话中一律读成零声母,而[ŋ]声母一般只出现在阳调类(阳平、阳上、阳去、阳入)。例如:牙ngaa4[ŋaː˨˩]、鹅ngo4[ŋɔː˨˩]、岸ngon6[ŋɔːn˨]、眼ngen5[ŋɛːn˨˦]。
南宁白话阴调类读[ŋ]声母的,只有少数方言词,如:啱ngaam1[ŋaːm˥](刚才)、硙(俗字𠼮)ngai1[ŋɐi˥](肯求),挠(俗字𢯎)ngeu1[ŋɛːu˥](挠痒)、奀ngan1[ŋɐn˥](瘦小)等等,这类鼻音和边音声母拼阴调类的产生原因有一种观点认为是语言接触,参看2023年覃远雄《桂南平话、粤语鼻音和边音声母拼阴调类现象——语言接触引起的演变》。
而在香港的一些音变中却发生了相反的情形,本该读[ŋ]声母的疑母字却脱落了[ŋ]声母变成零声母,例如:我o5[ɔː˩˧]、牛au4[ɐu˨˩]、牙aa4[aː˨˩]、雅aa5[aː˩˧]、咬aau5[aːu˩˧]、鹅o4[ɔː˨˩]、眼aan5[aːn˩˧]等等。闭口韵方面的懒音还有「吴ng4[ŋ˨˩]」混同于「唔m4[m˨˩]」,当然,少数词会受前字顺同化闭口而并入m,例如「八月十五ng5->m5[ŋ˨˦->m˨˦]」,这是常见的,南宁亦同。
3.塞擦音和擦音声母的不同。许多在广州话里读擦音声母的字,在南宁白话里读塞擦音;或在南宁白话里读擦音的字,在广州话里读塞擦音。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窃(清母) | 窃cit3[t͡ʃʰiːt̚˧] | 窃sit3[siːt̚˧] |
赛(心母) | 赛soi3[ʃɔːi˧] | 赛coi3[t͡sʰɔːi˧] |
巡旬循(邪母) | 巡旬循slan4[ɬɐn˨˩]、巡旬循can4[t͡ʃʰɐn˨˩] | 巡旬循ceon4[t͡sʰɵn˨˩] |
崇(崇母) | 崇cung4[t͡ʃʰʊŋ˨˩] | 崇sung4[sʊŋ˨˩] |
常尝偿嫦(禅母) | 常尝偿嫦coeng4[t͡ʃʰœːŋ˨˩] | 常尝偿嫦soeng4[sœːŋ˨˩] |
臣(禅母) | 臣can4[t͡ʃʰɐn˨˩] | 臣san4[sɐn˨˩] |
剩(船母) | 剩zing6[t͡ʃeŋ˨] | 剩sing6[seŋ˨]、剩zing6[seŋ˨] |
矢(书母) | 矢si2[ʃiː˧˥]、矢ci2[t͡ʃʰiː˧˥] | 矢ci2[t͡sʰiː˧˥] |
仇(禅母)(仇恨) | 仇cau4[t͡ʃʰɐu˨˩] | 仇sau4[sɐu˨˩] |
愁(崇母) | 愁cau4[t͡ʃʰɐu˨˩] | 愁sau4[sɐu˨˩] |
还有一些是塞擦音之间送气与不送气的不同。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雀(精母) | 雀coek3[t͡ʃʰœːk̚˧] | 雀zoek3[t͡sœːk̚˧] |
鹊(清母) | 鹊coek3[t͡ʃʰœːk̚˧] | 鹊zoek3[t͡sœːk̚˧]、鹊coek3[t͡sʰœːk̚˧] |
卓桌(知母) | 卓桌zoek3[t͡ʃœːk̚˧] | 卓桌coek3[t͡sʰœːk̚˧] |
侧(莊母) | 侧zak1[t͡ʃɐk̚˥]、侧cak1[t͡ʃʰɐk̚˥](少) | 侧zak1[t͡sɐk̚˥] |
触(昌母) | 触cuk1[t͡ʃʰʊk̚˥] | 触zuk1[t͡sʊk̚˥] |
筑(知母) | 筑cuk1[t͡ʃʰʊk̚˥] | 筑zuk1[t͡sʊk̚˥] |
拯(章母) | 拯zing2[t͡ʃeŋ˧˥] | 拯cing2[t͡sʰeŋ˧˥] |
渗(生母) | 渗cam3[t͡ʃʰɐm˧]、渗cam5[t͡ʃʰɐm˨˦] | 渗sam3[sɐm˧] |
伸(书母) | 伸can1[t͡ʃʰɐn˥]、伸san1[ʃɐn˥] | 伸san1[sɐn˥] |
衷(知母) | 衷zung1[t͡ʃʰʊŋ˥] | 衷cung1[t͡sʰʊŋ˥] |
另一些是塞音之间送气与不送气的不同。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均(见母) | 均kwan1[kʷʰɐn˥]、均gwan1[kʷɐn˥] | 均gwan1[kʷɐn˥] |
假(见母) | 放假kaa3[kʰaː˧]、放假gaa3[kaː˧]、真假gaa2[kaː˧˥] | 放假gaa3[kaː˧]、真假gaa2[kaː˧˥] |
驾架(见母) | 驾架kaa3[kʰaː˧]、驾架gaa3[kaː˧] | 驾架gaa3[kaː˧] |
品(滂母) | 品pan2[pʰɐn˧˥] | 品ban2[pɐn˧˥] |
沟(见母) | 沟gau1[kɐu˥] | 沟kau1[kʰɐu˥] |
购构(见母) | 购构kau3[kʰɐu˧]、购构gau3[kɐu˧](少) | 购构kau3[kʰɐu˧] |
及(群母) | 及gap6[kɐp̚˨] | 及kap6[kʰɐp̚˨] |
坡(滂母) | 坡po1[pʰɔː˥] | 坡bo1[pɔː˥] |
一些读[tʃ/tʃʰ]声母的字有读[j]的白读音,例如「踩(跴)撑椎锥揸渣抓爪皱搊(掫)眨执蘸(渗)嘬(嚼)膱(油败)」这些字,大部分为莊组字,少部分为知章组字,大部分为不送气塞擦音,少部分为送气塞擦音,平话中亦有此现象,参看覃远雄《平话和粤语古庄母的特殊读音》。此类白读在不少粤语方言片中很常见,广州话常见的有「锥jeoi1[jɵy˥]、踩jaai2[jaːi˧˥]、齜ji1[jiː˥]牙」,老派的广州话中「蘸」有jaam5[jaːm˩˧]、jam5[jɐm˩˧]、jam3[jɐm˧]音(白宛如《广州方言词典》P287作「染」字,粤音资料集丛网《粤语同音字典》作「蘸」字)。
4.广州话部分j-[j-]声母字,南宁白话往往带有n-[n-]声母;另外,溪母擦化的范围不同。[注意,此处的音位/j/使用擦音声母[j-]的记法,有些文献用零声母介音[-i-]的记法,下文表达术语依文献本身]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业臬 | 业臬nip6[niːp̚˨] | 业臬jip6[jiːp̚˨] |
啮 | 啮nit6[niːt̚˨] | 啮jit6[jiːt̚˨] |
宜 | 宜ni4[niː˨˩]、宜ji4[jiː˨˩] | 宜ji4[jiː˨˩] |
谊 | 谊ni6[niː˨]、谊ji6[jiː˨] | 谊ji6[jiː˨] |
疑 | 疑ni4[niː˨˩] | 疑ji4[jiː˨˩] |
凝 | 凝ning4[neŋ˨˩] | 凝jing4[jeŋ˨˩] |
验 | 验nim6[niːm˨] | 验jim6[jiːm˨] |
拟 | 拟ni5[niː˨˦] | 拟ji5[jiː˩˧] |
虐谑疟 | 虐谑疟noek6[nœːk̚˨]、虐谑疟joek6[jœːk̚˨] | 虐谑疟joek6[jœːk̚˨] |
孽 | 孽nip6[niːp̚˨]、孽nit6[niːt̚˨] | 孽jip6[jiːp̚˨]、孽jit6[jiːt̚˨] |
逆 | 逆nik6[nek̚˨]、逆ngik6[ŋek̚˨](罕) | 逆jik6[jek̚˨] |
以上这些字,中古大都是疑母细音字,可见南宁白话中的疑母细音字较保守,这类特点在南宁平话(包括亭子音)上也有体现,参见覃远雄《桂南平话古见组声母和日母的今读》,而广州话也有少数类似读n-[n-]的现象,但不是疑母而是日母,例如「弥nei4[nei˨˩](读声符尔)、饵nei6[nei˨](钓饵)、洱nei2[nei˧˥](普洱)」,可见早期广州话日母字是有鼻音声母的。洪珏(2004)认为南宁的情形可能是邕州官话(老一辈称为南宁官话)的遗留,因为在疑母字之外还有一些字可能也是受到官话的影响,例如:筷kwaai3[kʷʰaːi˧](部分人),玉jyu6[jyː˨](玉米,本字御米),和ho4[hɔː˨˩](连词),给gai1[kɐi˥],挤zi1[t͡ʃiː˥](表拥挤),弟di2[tiː˧˥],荣jung4[jʊŋ˨˩](广西大多同),宏hung4[hʊŋ˨˩](广西大多同)。本文补充一个:背bai3[pɐi˧](背时,林亦2008)。但洪珏的看法过于片面,其只关注官话而未作更多方言的对比,以「疑」字为例,2009年陈海伦、林亦《粤语平话土话方音字汇(上册)》中读[n-]的有「邕宁、濑湍、渠旧、灵山横州、亭子、石埠、那毕、田东蔗园、扶绥」,保持[ŋ-]的有「钦州、三亚迈话、武鸣壮语汉字音」,而「宏荣」的读法不止南宁,如果放大到整个粤语区,广西粤语与广东粤语都有这样的差别,而「弟」的读法广州话亦有(1997麦耘《实用广州话分类词典》),故而真正与官话有关(可能与邕州官话有关)的只有「玉、和、给、挤、背」。显然,在疑母细音字上,邕州官话的影响力没有那么广泛,能有如此广泛影响力的这应是更早的明代官话的遗留而非邕州官话,以至于左右江的白话平话中都存在这类特点,2007年董建交《明代官话语音演变研究》2.3.2疑母细音的两种演变模式一节中总结,元代和明代早期的材料中,只有《中原音韵》的「啮臬蘖谳」读[n-],「虐疟仰」(去声)可能读[n-],《韵略易通》没有[n-]的读法,《洪武正韵》读[n-]的只有「酿仰」两例,到了明代后期,明末传教士的记载中疑母细音读[n-]的才开始多起来,利玛窦《西字奇迹》「疑宜艺毅仰义业」、金尼阁《西儒耳目资》「疑宜艺毅仰义仪拟逆业严虐孽」都读[n-],金尼阁记载的这些字中还有很多[n-]和零声母两读,Coblin(2002)推测,疑母细音在近代官话中有两种演变模式,一种全读[n-],一种全读零声母,前者为早期南方型官话,后者为早期北方型官话。董建交认为这两种变体经过长期融合与竞争,南京话明末疑母细音转为零声母,北京话则少部分读[n-]声母,如「虐逆孽啮」等。
最特别的是溪母字,南宁白话和平话中有不少字都保留了k-[kʰ-]的读法,平话读k-[kʰ-]的范围更广且不少广西粤语平话及广东的一些粤语都有类似情况,与平话的字对应较为整齐,而与官话对比则不整齐。
字 | 南宁白话 | 南宁平话(亭子) | 广州话 |
---|---|---|---|
刻克 | 刻克kak1[kʰɐk̚˥]、刻克hak1[hɐk̚˥] | 刻克kak2[kʰɐk̚˧] | 刻克hak1[hɐk̚˥]、刻克haak1[haːk̚˥] |
课蝌棵颗 | 课ko3[kʰɔː˧]、蝌棵ko1[kʰɔː˥]、颗ko2[kʰɔː˧˥] | 课ko3[kʰo˥]、蝌ko1[kʰo˥]、棵颗ko2[kʰo˧] | 课fo3[fɔː˧]、蝌fo1[fɔː˥]、棵颗fo2[fɔː˧˥] |
枯 | 枯ku1[kʰuː˥]、枯fu1[fuː˥] | 枯ku1[kʰuː˥˧]、枯hu1[huː˥˧] | 枯fu1[fuː˥] |
骷 | 骷ku1[kʰuː˥] | 骷ku1[kʰuː˥˧] | 骷fu1[fuː˥] |
凯恺铠 | 凯恺铠koi2[kʰɔːi˧˥]、凯恺铠hoi2[hɔːi˧˥] | 凯恺铠kaai2[kʰaːi˧] | 凯恺铠hoi2[hɔːi˧˥] |
孔恐 | 孔恐hung2[hʊŋ˧˥]、孔恐kung2[kʰʊŋ˧˥] | 孔恐koeng2[kʰœːŋ˧] | 孔恐hung2[hʊŋ˧˥] |
腔 | 腔hong1[hɔːŋ˥]、腔koeng1[kʰœːŋ˥] | 腔kiang1[kʰiɐŋ˥˧] | 腔hong1[hɔːŋ˥] |
控 | 控hung3[hʊŋ˧]、控kung3[kʰʊŋ˧] | 控hoeng3[hœːŋ˥]、控koeng3[kʰœːŋ˥] | 控hung3[hʊŋ˧] |
客刊空(官话为k-[kʰ]) | 客刊空h-[h-] | 客刊空h-[h-] | 客刊空h-[h-] |
南宁晓母的宕合三去声入声和宕合一入声都读同溪母k-[kʰ-],广州则擦化h-[h-]后接合口演变为f-[f-],而溪母宕摄合口全部读k-[kʰ-]或kw-[kʷʰ-]这点的演变与广州相同。
字 | 南宁白话 | 南宁平话(亭子) | 广州话 |
---|---|---|---|
况攫(晓母宕合三去) | 况kong3[kʰɔːŋ˧]、攫kok3[kʰɔːk̚˧] | 况kwaang3[kʷʰaːŋ˥]、攫kuk2[kʰok̚˧] | 况fong3[fɔːŋ˧]、攫fok3[fɔːk̚˧] |
霍藿(晓母宕合一入) | 霍藿kok3[kʰɔːk̚˧] | 霍藿kuk2[kʰok̚˧]、霍藿kaak2[kʰaːk̚˧] | 霍藿fok3[fɔːk̚˧] |
匡框筐(溪母宕合三) | 匡框筐kwaang1[kʷʰaːŋ˥]、匡框筐kong1[kʰɔːŋ˥] | 匡框筐kwaang1[kʷʰaːŋ˥˧] | 匡框筐kwaang1[kʷʰaːŋ˥]、匡框筐hong1[hɔːŋ˥] |
旷扩廓(溪母宕合一) | 旷扩kong3[kʰɔːŋ˧]、扩廓kok3[kʰɔːk̚˧] | 旷扩kwaang3[kʷʰaːŋ˥]、扩廓kuk2[kʰok̚˧] | 旷扩kwong3[kʷʰɔːŋ˧]、扩廓kwok3[kʷʰɔːk̚˧] |
溪母的演变比较复杂,白话和平话中的溪母今读类型和来源问题可参看上述提及的覃远雄《桂南平话古见组声母和日母的今读》。
5.中古果摄、宕摄、曾摄一等字南宁白话开合口不分,而广州话不混,合口字有圆唇音[ʷ]。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广 | 广gong2[kɔːŋ˧˥] | 广gwong2[kʷɔːŋ˧˥] |
光 | 光gong1[kɔːŋ˥] | 光gwong1[kʷɔːŋ˥] |
国 | 国gok3[kɔːk̚˧] | 国gwok3[kʷɔːk̚˧] |
戈 | 戈go1[kɔː˥] | 戈gwo1[kʷɔː˥] |
过 | 过go3[kɔː˧] | 过gwo3[kʷɔː˧] |
果裹 | 果裹go2[kɔː˧˥] | 果裹gwo2[kʷɔː˧˥] |
扩 | 扩kong3[kʰɔːŋ˧]、扩kok3[kʰɔːk̚˧] | 扩kwong3[kʷʰɔːŋ˧]、扩kwok3[kʷʰɔːk̚˧] |
狂 | 狂kong4[kʰɔːŋ˨˩] | 狂kong4[kʰɔːŋ˨˩]、狂kwong4[kʷʰɔːŋ˨˩] |
廓 | 廓kok3[kʰɔːk̚˧] | 廓kwok3[kʷʰɔːk̚˧] |
南宁白话的圆唇化声母也有辨义作用,但应用范围一般不在果摄、宕摄一等字中,例如:夸kwaa1[kʷʰaː˥]≠卡kaa1[kʰaː˥],怪gwaai3[kʷaːi˧]≠界gaai3[kaːi˧],框kwaang1[kʷʰaːŋ˥]≠(无字)kaang1[kʰaːŋ˥],逛gwaang6[kʷaːŋ˨]≠耕gaang1[kaːŋ˥]。梗摄合口字依然保留合口介音,例如:「轰gwang1[kʷɐŋ˥]、轰kwang1[kʷʰɐŋ˥]」,「冏炯迥炅gwing2[kʷeŋ˧˥]」等,除了一个特殊的字「隙kik1[kʰek̚˥]」比较容易发生介音脱落(中古为开口,分韵时为合口)。除此以外在一些口语词上反而保留了合口介音,例如「瘸kwe4[kʷʰɛː˨˩]」,「钁kwak1[kʷʰɐk̚˥](镢头)」,「搉kwak1[kʷʰɐk̚˥](敲;划火柴)」,「𧊅kwe2[kʷʰɛː˧˥](小青蛙)」,「㧟kwe5-3[kʷʰɛː˨˦-˧](扒,拨拉)」,「梗kwaang2[kʷʰaːŋ˧˥](菜梗)、梗gwaang2[kʷaːŋ˧˥](菜梗)」,「𠽤kik1[kʰek̚˥]呖lik1[lek5]缂kwak1[kʷʰɐk5]嘞lak1[lɐk5](各种东西)」等。
6.南宁白话的清齿龈边擦音声母[ɬ]主要来源于中古的心母,仅限于阴调类字,有辨义作用,其中也有个别阳调类字读[ɬ]声母,如「傻slo4[ɬɔː˨˩]」(中古生母字),是类推音变的结果,极少数心母字读送气塞擦音,例如「伺赐粹」。广州话无边擦音但早期广州话有两套齿音,广州话在1912年左右齿音从两套声母合为一套(罗言发2013),原本的声母为精[ts tsʰ s]与知章莊二[tʃ tʃʰ ʃ]分立,莊三游移于这两者之间(陈卫强2011),也就是常说的「平翘对立」。特殊地,止摄开口三等心母字,南宁老派不读边擦音[ɬ],而是舌尖擦音[s],新派读舌叶擦音[ʃ],社科院的《中国语言地图集》第二版出错,但是第一版是对的,止开三心母字老派读[ɬ]在百色白话、南宁疍家话中存在,而不是在南宁市区。边擦音的分布相当广泛,关于边擦音的来源研究论文有:秦绿叶《两广边擦音多方言分布及来源研究》、赵媛《广西粤语、平话中的边擦音ɬ的来源及其形成探究》、刘福铸《莆仙方言边擦音[ɬ]声母探源》、邓楠《黄山汤口方言的边擦音声母》、麦祥《广西粤方言心母字探析》。这些文章中有些说法认为边擦音来源于民族语,但都缺乏明确的证据来证明,皆为似是而非的对比,而麦耘(2011)认为原始粤语精组为[tɬ tɬʰ dɮ/ɮ ɬ]或[tθ tθʰ tð/ð θ]。目前的语言学研究未能真正地揭示其来源。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蓑 | 蓑slo1[ɬɔː˥](≠梳so1[ʃɔː˥]) | 蓑so1[sɔː˥] |
息 | 息slik1[ɬek̚˥](≠识sik1[ʃek̚˥]) | 息sik1[sek̚˥] |
小 | 小sliu2[ɬiːu˧˥](≠少siu2[ʃiːu˧˥]) | 小siu2[siːu˧˥] |
洗 | 洗slai2[ɬɐi˧˥](≠使sai2[ʃɐi˧˥]) | 洗sai2[sɐi˧˥] |
三 | 三slaam3[ɬaːm˥](≠衫saam1[ʃaːm˥]) | 三saam3[saːm˥] |
想 | 想sloeng2[ɬœːŋ˧˥](≠赏soeng2[ʃœːŋ˧˥]) | 想soeng2[sœːŋ˧˥] |
四 | 四sli3[ɬiː˧](≠肆si3[ʃiː˧]) | 四sei3[sei˧] |
死 | 死sli2[ɬiː˧˥](≠屎si2[ʃiː˧˥]) | 死sei2[sei˧˥] |
心 | 心slam1[ɬɐm˥](≠深sam1[ʃɐm˥]) | 心sam1[sɐm˥] |
索 | 索slok3[ɬɔːk̚˧](≠欶sok3[ʃɔːk̚˧]) | 索sok3[sɔːk̚˧] |
塑 | 塑slok3[ɬɔːk̚˧](≠欶sok3[ʃɔːk̚˧])、塑slu3[ɬuː˧](≠数su3[ʃuː˧]) | 塑sok3[sɔːk̚˧]、塑sou3[sou˧] |
嗮(助词,一说本字澌) | 嗮slaai3[ɬaːi˧](≠晒saai3[ʃaːi˧]) | 嗮saai3[saːi˧] |
嗦(啰嗦,嗦或源自絮/琐) | 嗦slo1[ɬɔː˥](≠梳so1[ʃɔː˥]) | 嗦so1[sɔː˥] |
塞 | 塞slak1[ɬɐk̚˥] | 塞sak1[sɐk̚˥] |
琐 | 琐slo2[ɬɔː˧˥] | 锁so2[sɔː˧˥] |
伺 | 伺cy3[t͡sʰɿ˧](伺机,伺候)、伺ci3[t͡ʃʰi˧](伺机,伺候) | 伺zi6[t͡siː˨](伺机)、伺si6[siː˨](伺候) |
赐 | 赐cy3[t͡sʰɿ˧]、赐ci3[t͡ʃʰi˧] | 赐ci3[t͡sʰiː˧] |
粹 | 粹cui3[t͡ʃʰuːi˧] | 粹seoi6[sɵy˨] |
读[ɬ]声母的除了中古心母字,还有邪母读擦音的字,以及少数照系的擦音字。例如:
邪母:绪羡旋旬循巡殉
生母:洒所搜飕潄率(~领)
船母:术述
禅母:纯
「旬循巡」有[ɬ/tʃʰ]两读,「术述纯」有[ɬ/ʃ]两读。
7.晓母(部分溪母)合口呼字,南宁白话部分郊区口音常读[w]声母,而市区口音与广州话则读清擦音[f]。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勋昏婚熏荤 | 勋昏婚熏荤wan1[wɐn˥] | 勋昏婚熏荤fan1[fɐn˥] |
辉挥麾 | 辉挥麾wai1[wɐi˥] | 辉挥麾fai1[fɐi˥] |
筷快块 | 筷快块faai3[faːi˧]、筷快块waai3[waːi˧](郊) | 筷快块faai3[faːi˧] |
花化窟胐训 | 花化窟胐训[f-]、花化窟胐训[w-](郊) | 花化窟胐训[f-] |
表面上,带[w-]的声母字与平话相似,但或许没那么简单,在平话中的演变具体参看覃远雄《桂南平话古晓、匣、云、以母字的读音》、覃远雄《桂南平话古晓匣母字今读零声母的解释》(覃远雄的一些解释只是其个人猜想,该文的语料大多只限于广西,广东较少)。地域差异从城区到郊区带[w-]声母的字逐渐变多,新派口音上述字[f-]和[w-]已经构成文白异读。其中特殊的「花化窟胐训」一类字很有可能在原始的南宁白话中也是读[w-]的,即市区更古老的口音是读[w-],郊区的读法可能本就是市区明清祖语的口音,这点在老派发音人中有很细微的体现。这种早期粤音的特点在其他粤方言中也有表现,以「昏」字读[w-]为例,广东的有广州(白宛如《广州方言词典》P335)、香港市区、佛山市区、南海沙头、顺德大良、三水西南、高明明城(詹伯慧、张日升《珠江三角洲方言字音对照》P269),其中广州和香港已经罕用,广西的有玉林、百色、北流、邕宁、濑湍、渠旧、贵港城关、木乐、灵山横州、龙州、木格(林亦、陈海伦《粤语平话土话方音字汇(上册)》P264)、桂平、宁明、横县(谢建猷《广西汉语方言研究(上册)》P840)以及前两文献中的平话。南宁白话的这类读法应是早于分韵音系的早期粤语遗留,并非受平话影响,只是平话中保留得较为完整而已。
8.南宁云母、以母合口三等字声母有极少量读[j]的现象,此种现象在平话、钦廉片和勾漏片中亦见不少,南宁大多情况和广州相同读[w]。
字 | 南宁白话 | 南宁平话(亭子等) | 广州话 |
---|---|---|---|
允尹(以母) | 允尹wan5[wɐn˨˦]、允尹jan5[jɐn˨˦](罕) | 允尹wan5[wɐn˨˦]、允尹jan5[jɐn˨˦](又) | 允尹wan5[wɐn˩˧] |
匀(以母) | 匀wan4[wɐn˨˩]、匀jan4[jɐn˨˩](罕) | 匀wan4[wɐn˨˩](亭子)、匀jan[jɐn](横县、马山、宾阳) | 匀wan4[wɐn˨˩] |
遗(以母) | 遗wai4[wɐi˨˩]、遗ji4[jiː˨˩](罕) | 遗jyu4[jyː˨˩]、遗ji4[jiː˨˩] | 遗wai4[wɐi˨˩] |
颖颍(以母) | 颖颍wing5[weŋ˨˦]、颖颍jing2[jeŋ˧˥](又) | 颖颍wing5[weŋ˨˦]、颖颍jan5[jɐn˨˦](又) | 颖颍wing6[weŋ˨] |
荣嵘蝾(云母) | 荣嵘蝾jung4[jʊŋ˨˩] | 荣嵘蝾joeng4[jœːŋ˨˩] | 荣嵘蝾wing4[weŋ˨˩] |
熊(云母) | 熊jung4[jʊŋ˨˩] | 熊joeng4[jœːŋ˨˩] | 熊hung4[hʊŋ˨˩] |
9.声母擦化色彩的强弱。南宁白话开口呼的[tʃ]组声母,在口语中带有明显腭化色彩,即带有[ʲ],听感上仿佛一个短促而模糊的韵头[j],整个音节显得比较软而钝,与广州话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洪珏2004的论文所提)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渣 | 渣zaa1[t͡ʃʲaː˥] | 渣zaa1[t͡saː˥] |
差 | 差caa1[t͡ʃʰʲaː˥] | 差caa1[t͡sʰaː˥] |
沙 | 沙saa1[ʃʲaː˥] | 沙saa1[saː˥] |
生 | 生saang1[ʃʲaːŋ˥] | 生saang1[saːŋ˥] |
10.其他声母差异。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钦 | 钦ham1[hɐm˥] | 钦jam1[jɐm˥] |
欣 | 欣ham1[hɐm˥]、欣jan1[jɐn˥] | 欣jan1[jɐn˥] |
苋 | 苋hen6[hɛːn˨]、苋hon6[hɔːn˨]、苋jin6[jiːn˨] | 苋jin6[jiːn˨] |
锅 | 锅go1[kɔː˥] | 锅wo1[wɔː˥] |
瓣 | 瓣baan6[paːn˨] | 瓣faan6[faːn˨] |
恩 | 恩an1[ɐn˥]、恩ngan1[ŋɐn˥] | 恩jan1[jɐn˥] |
檐 | 檐jim4[jiːm˨˩]、檐jam4[jɐm˨˩](白读) | 檐sim4[siːm˨˩]、檐jam4[jɐm˨˩](白读) |
窍 | 窍kiu3[kʰiːu˧] | 窍hiu3[hiːu˧]、窍kiu3[kʰiːu˧] |
豁 | 豁fut3[fuːt̚˧] | 豁kut3[kʰuːt̚˧] |
乎 | 乎wu4[wuː˨˩]、乎fu4[fuː˨˩] | 乎fu4[fuː˨˩] |
凹 | 凹map1[mɐp̚˥] | 凹nap1[nɐp̚˥] |
扑仆朴卜 | 扑朴仆(仆倒;仆人)卜(占卜)puk1[pʰʊk̚˥]、仆puk6[pʰʊk̚˨](仆人) | 扑朴pok3[pʰɔːk̚˧]、仆puk1[pʰʊk̚˥](仆倒)、仆buk6[pʊk̚˨](仆人)、卜buk1[pʊk̚˥](占卜) |
柯轲珂苛 | 柯轲珂苛ko1[kʰɔː˥] | 柯轲珂o1[ɔː˥]、苛ho1[hɔː˥] |
近来不少中年人臻摄合口字几乎都会带较弱的合口介音[-u-],例如「春[t͡ʃʰuɐn˥]」、「顺[ʃuɐn˨]」,该合口介音也可以标为[tʃʷ tʃʷʰ ʃʷ]或[tʃᶹ tʃᶹʰ ʃᶹ]。事实上,其是受普通话影响产生的误读。
韵母对比
1.韵母元音高化的现象。中古效、咸、山等摄开口二等字,南宁白话文读为[-a-],白读为[-ɛ-],广州话罕见,基本全读为[-a-]。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觉 | 觉geu3[kɛːu˧](睡觉) | 觉gaau3[kaːu˧](瞓觉) |
咸 | 咸hem4[hɛːm˨˩](咸淡)、咸haam4[haːm˨˩](咸阳) | 咸haam4[haːm˨˩] |
喊 | 喊hem3[hɛːm˧] | 喊haam3[haːm˧] |
包 | 包beu1[pɛːu˥] | 包baau1[paːu˥] |
间 | 间gen1[kɛːn˥] | 间gaan1[kaːn˥] |
惯 | 惯gwen3[kʷɛːn˧] | 惯gwaan3[kʷaːn˧] |
关 | 关gwen1[kʷɛːn˥](关门)、关gwaan1[kʷaːn˥](姓关,关公) | 关gwaan1[kʷaːn˥] |
夹 | 夹gep6[kɛːp̚˨] | 夹gaap3[kaːp̚˧]、夹gep6[kɛːp̚˨] |
八 | 八bet3[pɛːt̚˧] | 八baat3[paːt̚˧] |
眼 | 眼ngen5[ŋɛːn˨˦] | 眼ngaan5[ŋaːn˩˧] |
姣 | 姣heu4[hɛːu˨˩] | 姣haau4[haːu˨˩] |
爆 | 爆beu3[pɛːu˧] | 爆baau3[paːu˧] |
骲(用力挤) | 骲beu6[pɛːu˨] | 骲baau6[paːu˨]、骲beu6[pɛːu˨] |
嗱(叹词,表指向) | 嗱ne4[nɛː˨˩](一般作「呢」字) | 嗱naa4[naː˨˩] |
用一句很有意思的老话「八分钱,买只包,食饱饱」就可以体现南宁白话主元音高化的特点,南宁除了长元音[-a-]上存在文白异读,部分口语字上短元音[-ɐ-]也存在文白异读,参见2.3节。口语词中广州读[-ɛ-]亦有不少,例如:腍瘪瘪nam4 bet6 bet6[nɐm˨˩ pɛːt̚˨ pɛːt̚˨](口语,软烂,南宁同)、扁坺坺bin2 pet6 pet6[piːn˧˥ pʰɛːt̚˨ pʰɛːt̚˨](口语,很扁)、坺列pet6 let6[pʰɛːt̚˨ lɛːt̚˨](用于糊状物,团、摊)、𦣇噼lo1 pet1[lɔː˥ pʰɛːt̚˥](口语,屁股)、掉deu6[tɛːu˨]垃圾(丢垃圾)、调deu6[tɛːu˨]转、舐lem2[lɛːm˧˥](舔,南宁同)。
南宁白话上述字主元音[a]和[ɛ]构成文白异读。文白读并非简单的两者皆可,跟词义语义有关,与读书音也不完全一样,较复杂的情况见第二章3节。在1984年梁振仕《桂南粤语说略》P184中提到他们那时代是南宁的白读正在取代文读,但这种说法存疑,从现存资料研究来看(见2.3文白分类一节),现实情况应该是刚好相反,即文读正取代白读,白读时代之前的历史已经无可考证,梁振仕那一代人并没有保存下来足够的资料,而早期的调查材料过于粗糙且不反映他自己的论断,足以说明梁振仕当时的认识是基于粗糙的资料得出的,要不就是他自己文白两字写反或打印错误。
看到南宁的[ɛ]韵有人会联想到广东南番顺粤语中的[ɛ]韵,并推断认为两者存在关联,但事实上南宁的早期移民人口中来源相当复杂,南番顺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比如有文物、祖谱和口述记载的就有新会、台山、封开、梧州、广州、南海、福建等移民(建国后甚至老城有部分上海移民来工业化建设,有一小片上海话区域),早期移民之间沟通未必使用原属家乡话,可能是早期粤语的共同语,另外不止南宁,广东广西不少地方的粤语和平话中亦有[ɛ]韵,但都没有一个如南宁一样成完整的系统,且在具体白读音上,广东南海沙头、顺德大良、佛山市区有些字读白读音的,南宁则不读,例如「校geu3[kɛːu˧]对(南海沙头)」、「搞geu2[kɛːu˧˥](南海沙头、顺德大良、佛山市区)」,参见1987年詹伯慧、张日升《珠江三角洲方言字音对照》。肴韵的中古音[æu]演变为[au]或[ɛu]都是很自然的,但是在效摄之外也存在文白异读,就需要一些新的解释,参看麦耘2023年麦耘《粤方言模-豪-肴关系的几种类型分析》。
此外,南宁还有韵母元音低化的现象。中古效、咸、山等摄开口三四等字,南宁白话文读为[-i-],白读为[-ɛ-],例如「撩寥缭鹩撬翘扁边贬匾砭点片拈捻吆躽噎䊦篾捏噎䊦」等,广州话罕见,基本全读为[-i-]。
字 | 南宁白话(略去声调) | 广州话(略去声调) |
---|---|---|
撩寥缭鹩 | 撩寥缭鹩leu[lɛːu] | 撩寥缭鹩liu[liːu]、寥leu[lɛːu] |
撬翘 | 撬geu[kɛːu]、撬翘keu[kʰɛːu]、翘heu[hɛːu] | 撬giu[kiːu]、翘kiu[kʰiːu] |
扁边贬匾砭 | 扁边贬匾砭ben[pɛːn] | 扁边贬匾砭bin[piːn] |
点 | 点dim[tiːm]、点dem[tɛːm] | 点dim[tiːm] |
片 | 片pin[pʰiːn]、片pen[pʰɛːn] | 片pin[pʰiːn] |
拈捻 | 拈捻nem[nɛːm] | 拈捻nim[niːm] |
吆 | 吆jiu[jiːu]、吆eu[ɛːu] | 吆jiu[jiːu] |
躽 | 躽jin[jiːn]、躽en[ɛːn] | 躽jin[jiːn] |
噎䊦 | 噎䊦jit[jiːt̚]、噎䊦et[ɛːt̚] | 噎䊦jit[jiːt̚] |
篾 | 篾met[mɛːt̚] | 篾mit[miːt̚] |
捏 | 捏net[nɛːt̚](按压)、捏nip[niːp̚](用手夹住,捏紧) | 捏nip[niːp̚] |
掉 | 掉diu[tiːu]、掉deu[tɛːu](老派) | 掉diu[tiːu]、掉deu[tɛːu] |
噍 | 噍ziu[t͡ʃiːu] | 噍ziu[t͡siːu]、噍zeu[t͡sɛːu](少) |
𫄫(俗字缬,绳结) | 𫄫lit[liːt̚]、𫄫let[lɛːt̚] | 𫄫lit[liːt̚] |
列 | 列lit[liːt̚]、列let[lɛːt̚](排~~) | 列lit[liːt̚]、列let[lɛːt̚](排~~) |
膱(臭油味) | 膱jek[jɛːk̚]、膱ek[ɛːk̚](弱读) | 膱jek[jɛːk̚](俗字䭞,见白宛如1998) |
埝(凹,俗字𠱃) | 埝nep[nɛːp̚] | 埝nip[niːp̚] |
洪珏(2004)只举了「篾、捏」两字为例便猜测其是受到邕州官话的影响,其实不是,其并非受到官话的影响,这类字皆是中古三四等韵[-iɛ-]的介音[i]强化([iɛu/m/p/t]>[ieu/m/p/t]>[iᵉu/m/p/t]>[iu/m/p/t])或脱落([iɛu/m/p/t]>[ɛu/m/p/t])造成的文白异读,与官话无关,广府片也有少部分例子,例如佛山粤语「扁ben2[pɛːn˧˥]」,广州粤语「寥leu1[lɛːu˥](空~~)、掉deu6[tɛːu˨](~低)、噍zeu6[t͡sɛːu˨](嚼)」,香港粤语中还有「憩he3[hɛː˧]下(打发时间,本作愒),俗字迆」,除此以外,「劲gang6[kɐŋ˨](咁就~喇)、罗经gaang1[kaːŋ˥](罗盘)」也是广府片主元音低化的例子。
2.止摄开口三等精莊组字,南宁白话老派读[ɿ](除了「四死」两字特例),来自老派广府白话,只有沿江白话有此现象,新派并入[i],与广州话相同,现代广州话没有[ɿ]韵母。
字 | 南宁白话(老派) | 广州话 |
---|---|---|
资姿兹 | 资姿兹zy1[t͡sɿ˥] | 资姿兹zi1[t͡siː˥] |
子紫梓 | 子紫梓zy2[t͡sɿ˧˥] | 子紫梓zi2[t͡siː˧˥] |
刺次赐 | 刺次赐cy3[t͡sʰɿ˧] | 刺次赐ci3[t͡sʰiː˧] |
饲辞瓷 | 饲辞瓷cy4[t͡sʰɿ˨˩] | 饲辞瓷ci4[t͡sʰiː˨˩] |
丝私司思 | 丝私司思sy1[sɿ˥] | 丝私司思si1[siː˥] |
祀巳似 | 祀巳sy6[sɿ˨]、似cy5[t͡sʰɿ˨˦] | 祀巳zi6[t͡siː˨]、似ci5[t͡sʰiː˩˧] |
也有一些照组字声母读舌尖元音,如:诗sy1[sɿ˥](非莊组),侍sy6[sɿ˨](非莊组),师sy1[sɿ˥](莊组),厕cy3[t͡sʰɿ˧](莊组),事sy6[sɿ˨](莊组),滓zy2[t͡sɿ˧˥](莊组),照组字中读[ɿ]的大多为莊组字,少数非莊组字出现读[ɿ]为类推音变,例如「诗侍」。至于知组字,则只读[i]韵,不读舌尖元音。
特别地,止摄开口三等邪母去声字(止开三浊去声字),广州话读不送气塞擦音,南宁按理应如此,但常读送气塞擦音,且因「饲」与「词」,「嗣」与「伺」字形相近,分别变为阳平和阴去。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寺(浊去) | 寺zy6[t͡sɿ˨]、寺zi6[t͡ʃuː˨]、寺cy6[t͡sʰɿ˨]、寺ci6[t͡ʃʰiː˨] | 寺zi6[t͡siː˨] |
饲(浊去) | 饲cy6-4[t͡sʰɿ˨-˨˩]、饲ci6-4[t͡ʃʰiː˨-˨˩] | 饲zi6[t͡siː˨] |
嗣(浊去) | 嗣cy6-3[t͡sʰɿ˨-˧]、嗣ci6-3[t͡ʃʰiː˨-˧] | 嗣zi6[t͡siː˨] |
陈卫强(2011)分析了1782年《江湖尺牍分韵撮要合集》的舌齿音分化,分韵音系是精与知章莊二分立,莊三游移于这两者之间。徐荣《粤语止摄开口三等字的历史层次》将止开三分四个层次,第四个层次的止开三读[ɿ],其认为来自明代的南方官话,分为两种类型:(1)精莊组读[ɿ]、(2)精知莊章读[ɿ],南宁属于第(1)种较常见的类型。2020年林亦《从粤方言的字音看中古庄组在三等韵中的特殊性》分成五种更详细地类型,南宁属于第(4)种:塞擦音精知莊章组合并,读[tʃ tʃʰ],莊组擦音游离于精组与章组之间。
1990年杨焕典《南宁粤语语音演变趋向分析》发现当时南宁的青年中已经开始发生[ɿ]变成[i]的趋势,这点说明改革开放前后可以算作新老派的一个重要分界点,改革开放前人口流动性小、城市化缓慢,语言演变相对滞后,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剧烈、城市化进展迅速,移民来源多样,改革开放前后作为新老派人的分界点在70年代前后出生的人身上有着明显不同的时代烙印,在这个时间点前后出生的人的口音有显著差别。
值得指出的是,这里的新老派与推普无任何关系,是由其内部演变形成的,因为在1990年前后新老派的区别就已经形成,当时的大多数中老年街上人就已经使用新派音(有点像广州西关音与城内音的关系但成因不同),与改革开放前后城市移民的层次有关,第一批城市移民与第二批城市移民使用共通语时在一部分地方产生差异而形成的新老派差别,推普的影响指的是会说与否的区别或说得标准与否的区别,这些都与新老派无关,都是80-90年代后来的事。
部分止摄开口三等字与蟹摄开口三、四等字有相混的现象(白话多集中在帮组字,平话则延伸至非帮组字),与平话、广州话对比如下:
字 | 南宁白话 | 南宁平话(亭子) | 广州话 |
---|---|---|---|
敝蔽弊斃 | 敝蔽弊斃bi6[piː˨] | 敝蔽弊斃bi6[piː˨] | 敝弊斃bai6[pɐi˨]、蔽bai3[pɐi˧] |
陛币闭 | 陛币bai6[pɐi˨]、闭bai3[pɐi˧]、陛币bi6[piː˨]、闭bi3[piː˧] | 陛bai6[pɐi˨]、陛币bi6[piː˨] | 陛币bai6[pɐi˨] |
世势逝誓 | 世势sai3[ʃɐi˧]、逝誓sai6[ʃɐi˨] | 世势逝誓si3[ʃiː˥] | 世势sai3[sɐi˨]、逝誓sai6[sɐi˨] |
制 | 制zai3[t͡ʃɐi˧] | 制zi3[t͡ʃiː˥] | 制zai3[t͡sɐi˧] |
迷谜 | 迷谜mi4[miː˨˩] | 迷谜mi4[miː˨˩]、迷谜mai4[mɐi˨˩] | 迷谜mai4[mɐi˨˩] |
继计 | 继计gai3[kɐi˧] | 继计gi3[kiː˥] | 继计gai3[kɐi˧] |
契 | 契kai3[kʰɐi˧] | 契ki3[kiː˥]、契kai3[kʰɐi˧] | 契kai3[kʰɐi˧] |
美镁弭 | 美镁弭mi5[miː˨˦]、美镁mai5[mɐi˨˦] | 美镁mai5[mɐi˨˦]、弭mi5[miː˨˦] | 美镁mei5[mei˩˧]、弭mai5[mɐi˩˧] |
媚魅寐 | 媚魅寐mi6[miː˨]、媚魅寐mai6[mɐi˨](少) | 媚魅寐mi6 | 媚魅寐mei6[mei˨] |
3.中古豪韵与模韵南宁白话归并读[u],广州话则复化读[ou],只有模韵的见、溪、晓、匣、影等声母字读[u]韵。南宁白话中有特殊的四个豪韵字「冒褒薅熬」韵母会有白读-aau[-aːu]。1782年《江湖尺牍分韵撮要合集》时[u]未裂化,至1841年《广东方言读本》已裂化为[u]、[ou]两韵(罗言发2013)。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布(模韵) | 布bu3[puː˧] | 布bou3[pou˧] |
报(豪韵) | 报bu3[puː˧] | 报bou3[pou˧] |
孤(模韵) | 孤gu1[kuː˥] | 孤gu1[kuː˥] |
高(豪韵) | 高gu1[kuː˥] | 高gou1[kou˥] |
乌(模韵) | 乌wu1[wuː˥] | 乌wu1[wuː˥] |
早(豪韵) | 早zu2[t͡ʃuː˧˥] | 早zou2[t͡sou˧˥] |
做(模韵) | 做zu3[t͡ʃuː˧] | 做zou6[t͡sou˨] |
扫(豪韵) | 数su2[ʃuː˧˥]、数su3[ʃuː˧] | 数sou2[sou˧˥]、数sou3[sou˧] |
铺(模韵) | 铺pu1[pʰuː˥]、铺pu3[pʰuː˧] | 铺pou1[pʰou˥]、铺pou3[pʰou˧] |
好(豪韵) | 好hu2[huː˧˥]、好hu3[huː˧] | 好hou2[hou˧˥]、好hou3[hou˧] |
奴(模韵) | 奴nu4[nuː˨˩] | 奴nou4[nou˨˩] |
号(豪韵) | 号hu6[huː˨] | 号hou6[hou˨] |
姑(模韵) | 姑gu1[kuː˥] | 姑gu1[kuː˥] |
奥(豪韵) | 奥u3[uː˧] | 奥ou3[ouː˧] |
苦(模韵) | 苦fu2[fuː˧˥] | 苦fu2[fuː˧˥] |
冒(豪韵) | 冒mu6[muː˨]、冒maau6[maːu˨](白读) | 冒mou6[mou˨] |
褒(豪韵) | 褒baau1[paːu˥](白读)、褒bu1[puː˥] | 褒bou1[pou˥] |
薅(豪韵) | 薅haau1[haːu˥](白读)、薅hu1[huː˥] | 薅hou1[hou˥] |
熬(豪韵) | 熬ngaau4[ŋaːu˨˩](熬肉)、熬ngu4[ŋuː˨˩](熬夜) | 熬ngaau4[ŋaːu˨˩]、熬ngou4[ŋou˨˩] |
用一句谚语「讲曹操曹操到」即可区分南宁市区音与广州音的区别,市区白话的豪韵与模韵不分,但是南宁周边许多白话与平话两者却是分的,例如南宁疍家话(白云《广西疍家话语音研究》)、邕宁白话(陈海伦、林亦《粤语平话土话方音字汇》)、横县白话(莫思敏、谈婷《广西横县白话同音字汇》)以及周边的平话。而与南宁白话具有同源关系的百色市区白话豪模不分(严春艳《百色市右江区粤语语音特点》、黎平《广西百色话的语音特点及其嬗变》)。
南宁白话属于模=豪≠肴的类型,其是由模≠豪≠肴的类型演变而来,演变路径为:豪A1[ɔu]单元音化为豪A2[ɔ],再高化与模韵合流而成模豪B1[u],广州话则进一步裂化为模豪B2[ou],参看2023年麦耘《粤方言模-豪-肴关系的几种类型分析》。豪韵和模韵的[u]裂化后才引发鱼虞韵和止摄的[i]、[y]裂化,参看陈卫强《广州地区粤方言语音研究》——豪韵的变化与高元音裂变的关系一节。
南宁白话在独立成韵的这些字上读音与广州话一样。如:吴、吾、五、午、误、悟等等模韵的疑母字,都读[ŋ]。
少部分模韵字读[ɔ],不止南宁,广西各地粤方言都或多或少有类似现象,应是保留了模韵中较老的层次,有关分析见2007年李彬《左江土白话研究》6.1.1模韵的演变及其历史层次一节。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模(模韵) | 模mo1[mɔː˥](模子、模范) | 模mou4[mou˨˩](模子、模范) |
菩(模韵) | 菩po4[pʰɔː˨˩] | 菩pou4[pʰou˨˩] |
错(模韵) | 错co3[t͡ʃʰɔː˧] | 错co3[t͡sʰɔː˧] |
摹(模韵) | 摹mo1[mɔː˥](摹仿)、摹mo4[mɔː˨˩](临摹) | 摹mou4(摹仿、临摹) |
措(模韵) | 措co3[t͡ʃʰɔː] | 措cou3[t͡sʰou˧] |
4.开、齐、合、撮四呼在南宁老城区本来界限分明,不管老派还是新派完全不会混淆,但是周边郊县有些地区的口音往往发生了[i]和[y]的混同,导致市区有时会把齐齿呼和撮口呼弄混,比如「乙乾薛轩癣鲜恋沿县」等字,目前老城区的情况格局是主元音大部分人读[-y-],少部分人读[-i-]的字有「佢去渊乙绝恋沿县/薛轩癣」;主元音大部分人读[-i-],少部分人读[-y-]的字有「鲜乾毽/劣联」,其中「佢」字读齐齿阴去是语流音变,比较特殊。
部分郊县的老人无法分清齐齿呼与撮口呼,应是早期的人口流动中融入南宁的方言人其当地语言的音系中缺乏[y]韵或是[i]和[y]相反有关(洪珏1989论文指出有石埠、邕宁,而从陈海伦、林亦(2009)的调查汇编看齐撮相反的有亭子平话、邕宁白话、濑湍白话、渠旧白话,但石埠平话未见该现象,新材料显示南宁疍家话、横县白话也有少部分),另有一说其可能与民族语的语言接触有关,因为壮语缺少撮口呼(林亦2008),不管何种原因,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与普通话的推广这类现象已经有所减轻,但普通话并不能绝对区分中古的开合口,所以个别字要具体分析,比如「轩履恋薛沿县劣」。
从百色白话的音系特点也能理解南宁部分字齐撮相混的原因,因为同属邕浔片的百色白话就发生了[y]并入[i]的音变,旧的粤语分区将南宁白话和百色白话划为邕浔片,新的分区将两者都划为沿江白话片,这是符合历史上西江沿江城镇开埠后广东商人沿江商贸形成的语言聚集现象,覃小航「西迁的粤语人是分批移徙的,当先行者占据了郁江和邕江沿岸驻地后,晚来者只能再向邕江以西推进⋯⋯沿江在隆安、平果、田东、田阳、百色等地栖息。其中,百色是西迁者的最后一个落脚点⋯⋯显而易见,沿右江西迁的粤语人造就了右江粤语线」(严春艳《多语接触下的百色右江区粤语变异研究》),因此百色白话与南宁白话具备极近的同源关系,两者音系接近,除了上述豪模韵的特点,在撮口呼与齐齿呼的问题上,百色白话反映了南宁白话如果与其他汉语或民族语更深度接触所发生的一种可能性。
关于中古止摄与遇摄三等的相混可以参看余瑾《广西平话研究》P145,该书认为左右江的白话和北海、钦州白话遇摄三等读[i],与止摄开口合并,这两种情况是不同的,前者是与壮语的长期接触造成的音变,后者则是客家方言的影响。
5.中古非帮莊组的鱼虞韵在南宁白话中读单韵母[y],在广州话中读复韵母[ɵy](除了知章组及疑影云以日母),鱼虞韵的帮组、莊组、知章组及疑影云以日母字南宁和广州分别皆读[u](明母广州读[ou])、[ɔ]、[y],例如「扶夫孵符无巫」、「初助阻楚所疏梳」、「猪处书鼠住输树遇鱼余于如」。1782年《江湖尺牍分韵撮要合集》时遇合三[y]未裂化,与止合三及蟹合三的[ʊi]、蟹合一的[ui]形成三分局面,至1883年《简明粤语》经过遇合三端系见晓组和蟹合一端系并入[ʊi]这一个中间过程,于1912年《粤语语音学读物》裂化为[ɵy](原文作[œy])(罗言发2013)。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佢(他,本字渠) | 佢kyu5[kʰyː˨˦] | 佢keoi5[kʰɵy˩˧] |
去 | 去hyu3[hyː˧] | 去heoi3[hɵy˧] |
举 | 举gyu2[kyː˧˥] | 举geoi2[kɵy˧˥] |
女 | 女nyu5[nyː˨˦] | 女neoi5[nɵy˩˧] |
厨 | 厨cyu4[t͡ʃʰyː˨˩] | 厨cyu4[t͡sʰyː˨˩]、厨ceoi4[t͡sʰɵy˨˩] |
须 | 须slyu1[ɬyː˥] | 须seoi1[sɵy˥] |
絮 | 絮slyu3[ɬyː˧] | 絮seoi5[sɵy˩˧] |
需 | 需slyu1[ɬyː˥] | 需seoi1[sɵy˥] |
注: 常用字「佢」语流音变中经常会同时发生弱化和变调kyu5[kʰyː˨˦]->ki5[kʰiː˨˦]->ki3[kʰiː˧],类似地还有「冇」,但只会发生变调mu5[muː˨˦]->mu3[muː˧]。
而中古的止合三、蟹合三、蟹合一演变至今在南宁白话中读[ui],在广州话中读[ɵy]。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随(止合三) | 随cui4[t͡ʃʰuːi˨˩] | 随ceoi4[t͡sʰɵy˨˩] |
衰(止合三) | 衰sui1[ʃuːi˥] | 衰seoi1[sɵy˥] |
蕊(止合三) | 蕊jui5[juːi˨˦] | 蕊jeoi5[jɵy˩˧] |
对(蟹合一) | 对dui3[tuːi˧] | 对deoi3[tɵy˧] |
堆(蟹合一) | 堆dui1[tuːi˥] | 堆deoi1[tɵy˥] |
雷(蟹合一) | 雷lui4[luːi˨˩] | 雷leoi4[lɵy˨˩] |
碎(蟹合一) | 碎slui3[ɬuːi˧] | 碎seoi3[sɵy˧] |
锐(蟹合三) | 锐jui6[juːi˨] | 锐jeoi6[jɵy˨] |
岁(蟹合三) | 岁slui3[ɬuːi˧] | 岁seoi3[sɵy˧] |
税(蟹合三) | 税sui3[ʃuːi˧] | 税seoi3[sɵy˧] |
6.中古臻摄合口三等舌齿音(包括半舌半齿)字在现代南宁白话中读[ɐn](文献所称「新派」早已不新,指的即现代南宁白话,以下只是沿用文献称法),在老派南宁白话中读[yn],在广州话中读[ɵn];而臻合一舌齿音字南宁白话读[ɐn](除了精组的「尊樽罇嶟」和泥母的「嫩」等字),广州话有[ɵn]/[yn]两读;而臻开三舌齿音字现代南宁白话读[ɐn](部分字老派读[yn]),广州话有[ɵn]/[ɐn]两读。南宁和广州入声[-t]与前述[-n]的对应规律一样,不详述。
字 | 南宁白话(新派) | 南宁白话(老派) | 广州话 |
---|---|---|---|
卒(臻合三) | 卒zat1[t͡ʃɐt̚˥] | 卒zyut1[t͡ʃyːt̚˥] | 卒zeot1[t͡sɵt̚˥] |
春(臻合三) | 春can1[t͡ʃʰɐn˥] | 春cyun1[t͡ʃʰyːn˥] | 春ceon1[t͡sʰɵn˥] |
出(臻合三) | 出cyut1[t͡ʃʰyːt̚˥]、出cat1[t͡ʃʰɐt̚˥] | 出cyut1[t͡ʃʰyːt̚˥] | 出ceot1[t͡sʰɵt̚˥] |
蟀(臻合三) | 蟀zyut1[t͡ʃyːt̚˥] | 蟀zyut1[t͡ʃyːt̚˥] | 出ceot1[t͡sʰɵt̚˥] |
纯(臻合三) | 纯san4[ʃɐn˨˩] | 纯slyun4[ɬyːn˨˩]、纯syun4[ʃyːn˨˩] | 纯seon4[sɵn˨˩] |
顺(臻合三) | 顺san6[ʃɐn˨] | 顺syun6[ʃyːn˨] | 顺seon6[sɵn˨] |
律(臻合三) | 律lat6[lɐt̚˨] | 律lyut6[lyːt̚˨] | 律leot6[lɵt̚˨] |
轮(臻合三) | 轮lan4[lɐn˨˩] | 轮lyun4[lyːn˨˩] | 轮leon4[lɵn˨˩] |
润(臻合三) | 润jan6[jɐn˨] | 润jyun6[jyːn˨] | 润jeot6[jɵt̚˨] |
盾(臻合一) | 盾dan6[tɐn˨] | 盾dan6[tɐn˨] | 盾teon5[tʰɵn˩˧] |
钝(臻合一) | 钝dan6[tɐn˨] | 钝dan6[tɐn˨] | 钝deon6[tɵn˨] |
屯(臻合一) | 屯tan4[tʰɐn˨˩](屯兵)、屯dan6[tɐn˨](屯里,地名) | 屯tan4[tʰɐn˨˩](屯兵)、屯dan6[tɐn˨](屯里,地名) | 屯tyun4[tʰyːn˨˩] |
豚臀(臻合一) | 豚臀tan4[tʰɐn˨˩] | 豚臀tan4[tʰɐn˨˩] | 豚臀tyun4[tʰyːn˨˩] |
尊樽罇嶟(臻合一) | 尊樽罇嶟zyun1[t͡ʃyːn˥]、樽罇zan1[t͡ʃɐn˥] | 尊樽罇嶟zyun1[t͡ʃyːn˥] | 豚臀tyun4[tʰyːn˨˩] |
嫩(臻合一) | 嫩nyun6[nyːn˨] | 嫩nyun6[nyːn˨] | 嫩nyun6[nyːn˨] |
进(臻开三) | 进zan3[t͡ʃɐn˧] | 进zan3[t͡ʃɐn˧] | 进zeon3[t͡sɵn˧] |
秦(臻开三) | 秦can4[t͡ʃʰɐn˨˩] | 秦can4[t͡ʃʰɐn˨˩] | 秦ceon4[t͡sʰɵn˨˩] |
信(臻开三) | 信slan3[ɬɐn˧] | 信slyun3[ɬyːn˧] | 信seon3[sɵn˧] |
唇(臻开三) | 唇san4[ʃɐn˨˩] | 唇syun4[ʃyːn˨˩] | 唇seon4[sɵn˨˩] |
亲(臻开三) | 亲can1[t͡ʃʰɐn˥] | 亲can1[t͡ʃʰɐn˥] | 亲can1[t͡sʰɐn˥] |
新(臻开三) | 新slan1[ɬɐn˥] | 新slan1[ɬɐn˥] | 新san1[sɐn˥] |
中古臻摄三等开合口字广州话有别,南宁白话老派尚能区分,新派已混同,都读[ɐn]或[ɐt],少数字保留了例外:蟀zyut1[t͡ʃyːt̚˥]≠质zat1[t͡ʃɐt̚˥]、出cyut1[t͡ʃʰyːt̚˥]≠七cat1[t͡ʃʰɐt̚˥],一些老人的口音也有读「蟀zat1[t͡ʃɐt̚˥]、出cat1[t͡ʃʰɐt̚˥]」。新派已经不能区分中古臻摄三等开合口字:唇san4[ʃɐn˨˩]=神san4[ʃɐn˨˩],春can1[t͡ʃʰɐn˥]=亲can1[t͡ʃʰɐn˥],律lat6[lɐt̚˨]=栗lat6[lɐt̚˨]等等,老派臻合三读[yn]甚至延伸至臻开三字,例如「津信讯麟鳞燐磷栗」。
总的来说,老派臻摄合口三等舌齿音读[yn],与一等合口混并,与开口有别,甚至延伸至开口三等「津信讯麟鳞燐磷栗」等部分字也读[yn]。新派臻摄合口三等则读如开口(唇牙音声母除外),与合口一等不混。特殊地,臻合一精组的「尊樽罇嶟」目前城区主流依然读老派的[yn],但也正缓慢地出现了新派的[ɐn]。
一般来说,老南宁的分布主要在江北,江北内又可以细分老城内和老城外,老城内的街道又可以细分为老街和周边街道,具体街道的分布可参见南宁市西乡塘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宁市城北区志》,随着地理语言学的发展将来可进一步研究。新老派所从事的生产生活也稍有区别,说老派口音的,是以从事商业、搬运、建筑和小手工业者为主,这些人多居住在老城区中最老的三条街道及周边(现在此处已是旅游区,老街人多移居他处,越发难寻觅),他们的口音代表着地道的南宁白话。新派口音者多生活在工厂、机关、学校,口音接近广州话,大多居住在老城内。随着城市的发展,老城人也不断地分布至世界各地,而郊区人和全广西的人却不断涌入,正如那句名言「城内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7.中古止摄开口三等字,南宁白话读[i],广州话除齿音外多读[ei]。1782年《江湖尺牍分韵撮要合集》时非精莊组的[i]未裂化,至1855年《初学粤音切要》已裂化为[i]、[ei]两韵(罗言发2013)。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离厘梨篱 | 离厘梨篱li4[liː˨˩] | 离厘梨篱lei4[lei˨˩] |
未味媚魅 | 未味媚魅mi6[miː˨] | 未味媚魅mei6[mei˨] |
美尾娓镁 | 美尾娓镁mi5[miː˨˦]、美镁mai5[mɐi˨˦] | 美尾娓镁mei5[mei˩˧] |
机箕基肌 | 机箕基肌gi1[kiː˥] | 机箕基肌gei1[kei˥] |
飞非妃菲 | 飞非妃菲fi1[fiː˥] | 飞非妃菲fei1[fei˥] |
悲卑碑 | 悲卑碑bi1[piː˥] | 悲卑碑bei1[pei˥] |
皮脾琵貔 | 皮脾琵貔pi4[pʰiː˨˩] | 皮脾琵貔pei4[pʰei˨˩] |
眉糜微薇 | 眉糜微薇mi4[miː˨˩] | 眉糜微薇mei4[mei˨˩] |
8.在一些中古深摄、曾摄、梗摄非二等、江摄字上南宁主元音大多读[ɐ],广州主元音大多读[a];在一些中古山摄、梗摄二等字上南宁主元音读[a],广州大多读[ɐ],特殊地,咸摄一等和咸摄二等广州区分,前者[ɐ]后者[a],南宁一等读如二等[a](主要在「敢感橄撼憾憨」字上)。一般来说广府粤语中清纽内转字读[ɐ],清纽外转字读[a],但是例外不少,例如梗摄二等字具有文白异读,文读[ɐ],白读[a],白读反映早期形态,而特例中还有特例,影母梗二字早在1782年《江湖尺牍分韵撮要合集》中混入曾摄,「阨扼厄轭鈪」从祖语的[ak]先后分化「阨扼厄[ɐk]/轭鈪[ak]」,具体可以参见梁振仕《广西粤语的音韵系统》、陈三苏《广州话的上入和中入》、《第14届粤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黄得深[广州话中入调与长短元音字规律再探]。而内外转在现实语言中的表现,基本是长元音对应外转摄韵母,短元音对应内转摄韵母,这些现象在古壮字的汉字谐声声旁中亦有表现,参见郑伟《古壮字的汉字借音声旁与中古后期的韵母演变》、《方块壮字的汉字借音声旁与中古韵图的内外转》。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习集袭(深摄) | 习集袭zap6[t͡ʃɐp̚˨] | 习集袭zaap6[t͡saːp̚˨] |
立(深摄) | 立lap6[lɐp̚˨] | 立laap6[laːp̚˨] |
贼(曾摄) | 贼cak6[t͡ʃʰɐk̚˨] | 贼caak6[t͡sʰaːk̚˨] |
刻克黑(曾摄) | 刻克黑hak1[hɐk̚˥] | 刻克黑haak1[haːk̚˥] |
肋勒(曾摄) | 肋勒lak6[lɐk̚˨] | 肋勒lak6[lɐk̚˨]、肋勒laak6[laːk̚˨] |
眲(欺骗)(梗摄二等) | 眲ngak1[ŋɐk̚˥] | 眲ngaak1[ŋaːk̚˥] |
赫(梗摄二等) | 赫haak3[haːk̚˧]、赫hak1[hɐk̚˥] | 赫haak1[haːk̚˥] |
含酣(咸摄一等) | 含ham4[hɐm˨˩]、酣ham1[hɐm˥] | 含酣ham4[hɐm˨˩] |
撼憾(咸摄一等) | 撼憾haam6[haːm˨] | 撼憾ham6[hɐm˨] |
憨(咸摄一等) | 憨haam1[haːm˥] | 憨ham1[hɐm˥] |
敢感橄(咸摄一等) | 敢感橄gaam2[kaːm˧˥] | 敢感橄gam2[kɐm˧˥] |
掺(咸摄二等) | 掺cam1[t͡ʃʰɐm˥] | 掺caam1[t͡sʰaːm˥]、掺cam1[t͡sʰɐm˥] |
陷(咸摄二等) | 陷haam6[haːm˨] | 陷haam6[haːm˨]、陷ham6[hɐm˨] |
乏(咸摄三等) | 乏faat6[faːt̚˨] | 乏fat6[fɐt̚˨] |
罚伐(山摄) | 罚伐faat6[faːt̚˨] | 罚伐fat6[fɐt̚˨] |
握(江摄) | 握ak1[ɐk̚˥] | 握aak1[aːk̚˥]、握ak1[ɐk̚˥] |
其中梗摄二等字南宁大多读白读-aang[-aːŋ],少数读文读-ang[-ɐŋ],而广州文白两者皆读,不少字甚至以文读为主,部分词的文白读法南宁和广州不同。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争掙踭 | 争掙踭zaang1[t͡ʃaːŋ˥]、掙筝zang1[t͡ʃɐŋ˥] | 争掙踭筝zaang1[t͡saːŋ˥]、争掙筝zang1[t͡sɐŋ˥] |
诤 | 诤zang3[t͡ʃɐːŋ˧] | 诤zaang3[t͡saːŋ˧]、诤zang3[t͡sɐŋ˧] |
生牲甥笙 | 生牲甥笙saang1[ʃaːŋ˥] | 生牲甥笙saang1[saːŋ˥]、生牲甥笙sang1[sɐŋ˥] |
彭膨澎棚硼 | 彭膨澎棚硼paang4[pʰaːŋ˨˩] | 彭膨澎棚硼paang4[pʰaːŋ˨˩]、硼pang4[pʰɐŋ˨˩] |
耕羹庚粳 | 羹庚粳gang1[kɐŋ˥]、耕羹庚粳gaang1[kaːŋ˥] | 耕羹庚粳gang1[kɐŋ˥]、耕粳gaang1[kaːŋ˥] |
行 | 行haang4[haːŋ˨˩](步行,行路)、行hang4[hɐŋ˨˩](行为) | 行haang4[haːŋ˨˩](行路)、行hang4[hɐŋ˨˩](步行,行为) |
梗摄三四等字南宁与广州一样具有文白异读,文读-ing/-ik[-eŋ/-ek],白读-eng/-ek[-ɛːŋ/-ɛːk],部分字南宁只读文读,广州只读白读,除了「石硕」两字,两地皆读白读无文读,部分词的文白读法南宁和广州不同。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笛籴 | 笛籴dik6[tek̚˨] | 笛dek6-2[tɛːk̚˨-˧˥]、籴dek6[tɛːk̚˨] |
炙 | 炙zik1[t͡ʃek̚˥] | 炙zik3[t͡sek̚˧]、炙zek3[t͡sɛːk̚˧] |
只(隻)脊 | 只(隻)脊zek3[t͡ʃɛːk̚˧]、只(隻)脊zik3[t͡ʃek̚˧] | 只(隻)脊zek3[t͡sɛːk̚˧] |
赤 | 赤cik1[t͡ʃʰek̚˥] | 赤cik3[t͡sʰek̚˧]、赤cek3[t͡sʰɛːk̚˧] |
吃(本字喫) | 吃hik1[hek̚˥]、吃hek3[hɛːk̚˧] | 吃hek3[hɛːk̚˧] |
郑 | 郑zing6[t͡ʃeŋ˨] | 郑zeng6[t͡sɛːŋ˨] |
石硕 | 石硕sek6[ʃɛːk̚˨] | 石硕sek6[sɛːk̚˨] |
定 | 定ding6[teŋ˨](安定;定金)、定deng6[tɛːŋ˨](地方,俗字埞) | 定ding6[teŋ˨](安定)、定deng6[tɛːŋ˨](定金;地方,俗字埞) |
请 | 请cing2[t͡ʃʰeŋ˧˥](请客,请假,邀请)、请ceng2[t͡ʃʰɛːŋ](请假) | 请cing2[t͡sʰeŋ˧˥](邀请)、请ceng2[t͡sʰɛːŋ˧˥](请客,请假) |
关于梗摄二等字和梗摄三四等字文白异读的来源可参看刘镇发《从方言比较看广州话梗摄开口三四等韵字文白异读的由来》和麦耘《也谈粤方言梗摄三四等韵文白异读的来由》,这两人的争论挺有意思。
9.南宁白话中部分中古山摄字与咸摄混淆,部分中古咸摄字与山摄混淆。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迁笺(山摄) | 迁笺cim1[t͡ʃʰiːm˥] | 迁cin1[t͡sʰiːn˥]、笺zin1[t͡siːn˥] |
碘典腆(山摄) | 碘典腆dim2[tiːm˧˥] | 碘典din2[tiːn˧˥]、腆tin2[tʰiːn˧˥] |
谗馋蚕惭(咸摄) | 谗馋蚕惭caan4[t͡ʃʰaːn˨˩]、谗馋蚕惭caam4[t͡ʃʰaːm˨˩](本读) | 谗馋蚕惭caam4[t͡sʰaːm˨˩] |
演(山摄) | 演jim2[jiːm˧˥] | 演jin2[jiːn˧˥] |
脸(咸摄) | 脸lim2[liːm˧˥]、脸lin2[liːn˧˥] | 脸lim5[liːm˩˧] |
艳(咸摄) | 艳jin3[jiːn˨] | 艳jim6[jiːm˨] |
滥(咸摄) | 滥laam6[laːm˨]、滥laan6[laːn˨](俗字烂,~哭、~赌) | 滥laam6[laːm˨] |
联(山摄) | 联lyun4[lyːn˨˩](罕)、联lin4[liːn˨˩]、联lim4[liːm˨˩] | 联lyun4[lyːn˨˩] |
在对应的入声韵尾上个别字也会发生与广州话不同的情况。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秩(臻摄) | 秩dip6[tiːp̚˨]、秩dit6[tiːt̚˨](本读) | 秩dit6[tiːt̚˨] |
迭(山摄) | 迭dip6[tiːp̚˨]、迭dit6[tiːt̚˨](本读) | 迭dit6[tiːt̚˨] |
猎(咸摄) | 猎lit6[liːt̚˨]、猎lip6[liːp̚˨](本读) | 猎lip6[liːp̚˨] |
压(咸摄) | 压aat3[aːt̚˧]、压aap3[aːp̚˧](本读) | 压aat3[aːt̚˧] |
涅(山摄) | 涅nip6[niːp̚˨]、涅nit6[niːt̚˨] | 涅nip6[niːp̚˨] |
瑟膝(臻摄) | 瑟膝slat1[ɬɐt̚˥]、瑟膝slak1[ɬɐk̚˥](语流音变) | 瑟膝sat1[sɐt̚˥] |
押(咸摄) | 押aap3[aːp̚˧] | 押aat3[aːt̚˧]、押aap3[aːp̚˧] |
塌榻溻鳎遢(咸摄) | 塌榻溻鳎taap3[tʰaːp̚˧]、塌榻溻鳎遢taat3[tʰaːt̚˧] | 塌榻溻鳎taap3[tʰaːp̚˧]、鳎遢taat3[tʰaːt̚˧] |
唇音接闭口韵-m/-p的字演变为-n/-t,这点与广州话相同,如「凡帆范犯泛法乏品」,大多数平话在部分字保留了-m/-p。非唇音接闭口韵-m/-p演变为-n/-t的字也有,比如「坍毯压」。
与广州话韵尾演变不同的地方总结如下:
演变 | 南宁白话 |
---|---|
n->m | 典碘腆演联迁笺 |
t->p | 迭秩 |
t->k | 瑟膝(语流音变) |
m->n | 艳馋蚕谗惭脸滥(俗字烂,~哭、~赌) |
p->t | 猎塌榻溻/鳎遢 |
一种说法是可能官话把中古 -m 和 -n 都念成 -n 的原因造成白话和平话有时候把本身的 -n 矫枉过正为 -m,如山摄的上述字(苏沙《南宁上尧平话的一些名词短语现象对比研究》法国社会科学高等学院—欧研会SINOTYPE研究项目),这个山摄的「典联迁演」字在整个广西不少的粤语和平话都有 -m 的读法(反过来的也有,例如「艳捷睫」),广州话也有类似的情况,例如量词「一朕zam6[t͡sɐm˨]味」的「朕」,本字应是「阵」,又例如「蚕塌惭」会出现-m/-p变-n/-t的情况,参见1982年白宛如《广州方言连读音变举例》,该文认为其是连读音变,而两广粤语中最常见的-n/-t变-m/-p的例子就是「蝉禅婵」和「孽涅捏」系列字,在2011年陈卫强《广州地区粤方言语音研究》p35-38中总结广州近郊阳声韵尾和入声韵尾归并也有多种情况,但都与南宁的类型不同。各地粤语中的阳声韵尾及入声韵尾都有不同的分化模式,参见2001年邵慧君《粤方言阳声韵尾及入声韵尾的分化模式及成因初探》,而与南宁白话具有发生学关系的左江土白话(渠旧白话、濑湍白话)中也有类似的演变甚至更复杂,参看2007年李彬《左江土白话研究》。
10.莊组山摄合口三等字,广州话反映「莊三化二」特点的字,南宁白话基本保留读三等,亭子平话同。「拴」字虽然《广韵》是清母字,拣也,但字形近「栓」字,擦音表捆绑义的读法应来自「栓」字《集韵》的数还切,贯物也,即中古后期已经有了二等读法。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撰僎馔 | 撰僎馔zyun6[t͡ʃyːn˨] | 撰僎馔zaan6[t͡saːn˨] |
茁 | 茁zyut3[t͡ʃyːt̚˧] | 茁zyut3[t͡syːt̚˧]、茁zaat3[t͡saːt̚˧] |
篡(《集韵》芻眷切,三等字) | 篡cyun3[t͡ʃʰyːn˧] | 篡saan3[saːn˧] |
栓拴 | 拴栓saan1[ʃaːn˥] | 栓拴saan1[saːn˥] |
11.其他韵母差异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捉 | 捉zok3[t͡ʃɔːk̚˧] | 捉zuk1[t͡sʊk̚˥] |
获 | 获waak6[waːk̚˨] | 获wok6[wɔːk̚˨] |
使史驶 | 使史驶sai2[ʃɐi˧˥] | 使驶sai2[sɐi˧˥]、使史驶si2[siː˧˥] |
内 | 内nui6[nuːi˨] | 内noi6[nɔːi˨] |
觉 | 感gaam2[kaːm˧˥]觉koek3[kʰœːk̚˧]、觉gok3[kɔːk̚˧]悟、觉kok3[kʰɔːk̚˧]得 | 感gam2[kɐm˧˥]觉gok3[kɔːk̚˧]、觉gok3[kɔːk̚˧]悟 |
甩 | 甩lat1[lɐt̚˥]、甩saai2[ʃaːi˧˥] | 甩lat1[lɐt̚˥]、甩soi2[sɔːi˧˥] |
摔 | 摔slat1[ɬɐt̚˥](摔手)、摔saai6[ʃaːi˨](摔跤)、摔soi1[ʃɔːi˥](摔倒) | 摔seot1[sɵt̚˥]、摔seoi1[sɵy˥] |
衰 | 衰sui1[ʃuːi˥](衰人)、衰soi1[ʃɔːi˥](衰老、衰落) | 衰seoi1[sɵy˥](衰人、衰老) |
缚 | 缚fuk6[fʊk̚˨]、缚bok3[pɔːk̚˧] | 缚bok3[pɔːk̚˧] |
逛 | 逛gwaang6[kʷaːŋ˨]、逛gong6[kɔːŋ˨] | 逛kwaang3[kʷʰaːŋ˧]、逛gwaang6[kʷaːŋ˨] |
肘骤 | 肘zau2[t͡ʃɐu˧˥]、骤zau6[t͡ʃɐu˨] | 肘zaau2[zaau2]、骤zaau6[t͡saːu˨] |
倪霓 | 倪霓ni4[niː˨˩] | 倪霓ngai4[ŋɐi˨˩] |
乒乓 | 乒bing1[peŋ˥]、乓baang1[paːŋ˥] | 乒bing1[peŋ˥]、乓bam1[pɐm˥] |
宛婉惋 | 宛婉惋wun2[wuːn˧˥] | 宛婉惋jyun2[jyːn˧˥] |
庞螃莽蟒 | 庞螃paang4[pʰaːŋ˨˩]、莽蟒maang5[maːŋ˨˦] | 庞螃pong4[pʰɔːŋ˨˩]、莽蟒mong4[mɔːŋ˨˩] |
侩脍桧刽 | 侩脍桧刽kwai3[kʷʰɐi˧] | 侩脍桧刽kui2[kʰuːi˧˥] |
愣楞棱稜 | 愣楞lang4[lɐŋ˨˩]、棱稜ling4[leŋ˨˩] | 愣楞ling6[leŋ˨]、棱稜ling4[leŋ˨˩] |
声调对比
1.南宁白话与广州话一样有9个声调,调值大体相同。但严格来说在阴平声广州话有两个调值,高平1[˥]和高降1°[˥˧](本文记作1°),甚至具有辨义作用,南宁白话只有高平1[˥]一个调值,南宁的少数高降调是语气词或前后字调影响产生的,不具有系统性。下面会谈到广州话还有高平变调-1*[-˥*]和高升变调-2*[-˧˥*],比常见的阴平调和阴上调略高,可拟为[66](或[(5.5)(5.5)])和[46](或[(3.5)(5.5)])。关于广州话的阴平调、高平变调和高升变调可参看施其生《一百年前广州话的阴平调》或高华年《广州方言研究》,更详细地讨论见2000年麦耘《广州话的声调系统与语素变调》。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江 | 江gong1[kɔːŋ˥] | 江gong1°[kɔːŋ˥˧] |
心 | 心slam1[ɬɐm˥] | 心sam1°[sɐm˥˧] |
撑 | 撑caang1[t͡ʃʰaːŋ˥] | 撑caang1°[t͡sʰaːŋ˥˧] |
私 | 私si1[ʃiː˥] | 私si1°[sːi˥˧] |
师 | 师si1[ʃiː˥] | 师si1°[siː˥˧] |
梯 | 梯tai1[tʰɐi˥] | 梯tai1°[tʰɐi˥˧] |
方 | 方fong1[fɔːŋ˥] | 方fong1°[fɔːŋ˥˧] |
天 | 天tin1[tʰiːn˥] | 天tin1°[tʰiːn˥˧] |
初 | 初co1[t͡ʃʰɔː˥] | 初co1°[tsʰɔː˥˧] |
生 | 生saang1[ʃaːŋ˥] | 生saang1°[saːŋ˥˧] |
三 | 三slaam1[ɬaːm˥] | 三saam1°[saːm˥˧] |
2.广州话阴平声字还有一个高平变调[-˥*],即调值比正常的阴平略高半度或一度。例如两个阴平字连读,有时前一个要读高平变调,如「中心」、「春天」、「今天」、「高山」等;有时则是后一个字要读高平变调,如「医生」、「工伤」、「冰箱」、「私心」、「伯爷je1*[jɛː˥*]公gung1[kʊŋ˥]」等。
如果一个阴平字与一个阴入字连读,则前面那个阴平字也要读高平变调,如「专职」、「消息」、「公式」、「开辟」等。这样一些变调现象,在南宁白话中并不存在,即所有的阴平字,调值都稳定而不随意变动。
3.广州话的阳平声字用作姓氏的,跟在前缀「老」、「阿」等的后面时,都读成高升变调[˧˥*],调值比阴上略高半度或一度。例如:阿陈can4-2*[t͡sʰɐn˨˩-˧˥*],老王wong4-2*[wɔːŋ˨˩-˧˥*],老刘lau4-2*[lɐu˨˩-˧˥*]。
广州话阳平字,用作双音节词语的第二个音节时,不管前一个音节是什么声调,大都读高升变调。如:番[faːn˥˧]薯syu4-2*[syː˨˩-˧˥*],公[kʊŋ˥˧]园jyun4-2*[jyːn˨˩-˧˥*],厨房fong4-2*[fɔːŋ˨˩-˧˥*],往年nin4-2*[niːn˨˩-˧˥*]、傻so4[sɔː˨˩]傻so4-2*[sɔː˨˩-˧˥*]哋dei2[tei˧˥]。
现代广州话的高升变调和阴上变调经常混而不分(有论文研究过早期广州话可以分),也可以看作单纯的阴上变调,因而阴上声反而显得稳定,下面的这些例子既可以读阴上变调也可以读高升变调: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黄(黄沙,地名) | 黄wong4[wɔːŋ˨˩] | 黄wong4-2[wɔːŋ˨˩-˧˥]、黄wong4-2*[wɔːŋ˨˩-˧˥*] |
蛋(鸡蛋) | 蛋daan6[taːn˨] | 蛋daan6-2[taːn˨-˧˥]、蛋daan6-2*[taːn˨-˧˥*] |
弹(子弹) | 弹daan6[taːn˨] | 弹daan6-2[taːn˨-˧˥]、弹daan6-2*[taːn˨-˧˥*] |
队(排队) | 队dui6[tuːi˨] | 队deoi6-2[tɵy˨-˧˥]、队deoi6-2*[tɵy˨-˧˥*] |
份(身份) | 份fan6[fɐn˨] | 份fan6-2[fɐn˨-˧˥]、份fan6-2*[fɐn˨-˧˥*] |
话(白话) | 话waa6[waː˨] | 话waa6-2[waː˨-˧˥]、话waa6-2*[waː˨-˧˥*] |
甚至在入声也有阴上变调,有的书称为「变入」: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笛(吹笛) | 笛dik6[tek̚˨] | 笛dek6-2[tɛːk̚˨-˧˥]、笛dek6-2*[tɛːk̚˨-˧˥*] |
鸭(烧鸭) | 鸭aap3[aːp̚˧] | 鸭aap3-2[aːp̚˧-˧˥]、鸭aap3-2*[aːp̚˧-˧˥*] |
蝶(蝴蝶) | 蝶dip6[tiːp̚˨] | 蝶dip6-2[tiːp̚˨-˧˥]、蝶dip6-2*[tiːp̚˨-˧˥*] |
如果算上高降调[53]、高平变调[66/(5.5)(5.5)]、高升变调[46/(3.5)(5.5)]和变入(-ptk)[35],广州话可以算有13个调,但这些调在现代广州话中区分意义不系统,大多算作变体,有些书不算高平变调高升变调或将高平变调高升变调等同高平调和阴上调则是11个调,有些书只认高降调则是10个调,大多资料为简略计一般全部都不算所以认为是9个调。
4.阴上变调在南宁中也存在(但不是高升变调,可能更老派会读高升变调),只是没有广州话那么多,例如「猪润jyun6-2[jyːn˨-˧˥]」、「大会wui6-2[wuːi˨-˧˥]堂」、「畀面min6-2[miːn˨-˧˥]」、「塑料liu6-2[liːu˨-˧˥]」、「斤两loeng5-2[lœːŋ˨˦-˧˥]」、「和尚soeng6-2[ʃœːŋ˨-˧˥]」、「情愿jyun6-2[jyːn˨-˧˥]」、「医院jyun6-2[jyːn˨-˧˥]」、「老大daai6-2[taːi˨-˧˥]」、「阿大daai6-2[taːi˨-˧˥]」、「随便bin6-2[piːn˨-˧˥]、顺便bin6-2[piːn˨-˧˥]」、「夹硬ngaang6-2[ŋaːŋ˨-˧˥]」、「姨丈zoeng6-2[t͡ʃœːŋ˨-˧˥]」等,但是数量不多,基本可以穷尽,具体参看林亦、覃凤余《广西南宁白话研究》第三章第4节。
而有些变调早已固定下来,例如「巷hong2[hɔːŋ˧˥]」、「院jyun2[jyːn˧˥]」、「橙caang2[t͡ʃʰaːŋ˧˥]」、「链lin2[liːn˧˥]」、「舅父fu2[fuː˧˥]」等。另外叠词中也常会有阴上变调,例如「慢maan6[maːn˨]慢maan6-2[maːn˨-˧˥]」、「婷婷ting4-2[tʰeŋ˨˩-˧˥]」(人名叠词,明明、彤彤、莹莹等)以及亲属称谓当中「弟dai6-4[tɐi˨-˨˩]弟dai6-2[tɐi˨-˧˥]、妹mui6-4[muːi˨-˨˩]妹mui6-2[muːi˨-˧˥]、阿女nyu5-2[nyː˨˦-˧˥]」,特殊地,「细妹」的「妹」和「外父」的「父」南宁不变调,而广州变调。
有些词汇在南宁读阴上变调而在广州则不读,例如南宁的「样joeng6-2[jœːŋ˨-˧˥]子」、「模样joeng6-2[jœːŋ˨-˧˥]」、「鞋样joeng6-2[jœːŋ˨-˧˥]」、「旧阵zan6-2[t͡ʃɐn˨-˧˥]时」、「混wan2[wɐn˧˥](相混、混合、混乱)」,这类词不多,在广州一律读原调;反过来的很多,这些词汇在广州读阴上变调而在南宁则不读,例如广州的「花旦daan3-2[taːn˧-˧˥]」、「师傅fu6-2[fuː˨-˧˥]」、「徒弟6-2[tɐi˨-˧˥]」、「排队deoi6-2[tɵy˨-˧˥]」、「子弹daan6-2[taːn˨-˧˥]」、「鸡蛋daan6-2[taːn˨-˧˥]」、「白话waa6-2[waː˨-˧˥]」、「身份fan6-2[fɐn˨-˧˥]」、「咸鱼jyu4-2[jyː˨˩-˧˥]」、「零头tau4-2[tʰɐu˨˩-˧˥]」、「肉丸jyun4-2[jyːn˨˩-˧˥]」、「影相soeng3-2[sœːŋ˧-˧˥]」、「细妹mui6-2[muːi˨-˧˥]」、「外父fu6-2[fuː˨-˧˥]」等等,这类词占多数,在南宁一律读原调。
5.(不规则音变)在wai[wɐi]这个音节上南宁经常阳上读作阴上,类似地还有nau[nɐu](妞钮纽扭)、lim[lim](敛殓)、lam[lɐm](凛懔禀廪檩)、laam[lam](揽览漤榄)、ting[tʰeŋ](挺)、jiu[jiːu](扰绕)这些音节的字。也有相反的情况,该读阴上的读阳上,例如「处(相处)杵」。这些不规则音变在广府片(nau、ting、jiu、laam、cyu)和勾漏片(laam、cyu)中都有反映。主要规律是这个音节对应的中古音没有清上声的字,本该读浊上声的字就会补上清上声的位置,导致读成阴上。即阴上阳上没有可区分的字,则归入阴上。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伟韪炜玮纬 | 伟韪炜玮纬wai2[wɐi˧˥][于贵切] | 伟韪炜玮纬wai5[wɐi˩˧] |
卉 | 卉wai2[wɐi˧˥] | 卉wai2[wɐi˧˥]、卉wai5[wɐi˩˧] |
苇 | 苇wai4[wɐi˨˩][于非切] | 苇wai5[wɐi˩˧] |
韦 | 韦wai4[wɐi˨˩] | 韦wai4[wɐi˨˩]、韦wai5[wɐi˩˧] |
储 | 储cyu4[t͡ʃʰyː˨˩] | 储cyu5[t͡sʰyː˩˧] |
挺 | 挺ting2[tʰeŋ˧˥][他顶切] | 挺ting5[tʰeŋ˩˧] |
敛 | 敛lim2[liːm˧˥][力验切] | 敛lim5[liːm˩˧] |
殓 | 殓lim6[liːm˨]、殓lim2[liːm˧˥][力验切] | 殓lim6[liːm˨] |
揽览漤榄 | 揽览漤榄laam2[laːm˧˥][卢瞰切] | 揽览漤榄laam5[laːm˩˧] |
强(勉强) | 强koeng2[kʰœːŋ˧˥]、强koeng5[kʰœːŋ˨˦] | 强koeng5[kʰœːŋ˩˧] |
6.(不规则音变)南宁经常阳去读作阴去的字(包括入声)有「艳嗣顿逗范竞狭彦谚谬慧稚腱猬饯膜蹩瘪捺洽瞎骆洛络珞捋诞」,个别字有阴阳两读。也有相反的情况,该读阴去的读阳去,例如「锻缀妒」。后文会提到,这些不规则音变基本是由常用词前后字调类化而产生。
7.南宁市区的新派口音有阳去并入阳平的趋势(已知最早发现该现象的论文为1989年洪珏《南宁白话的语音特点》),周边的口音大多阳去已经并入阳平,不同例字的演变不平衡,从整个广西粤语来看亦是如此,大都或已并入或带趋势,有些可能是祖语本身就不分,有些可能是后来的演变,成因和机制尚待研究。广州的新派口音则有一些是阳去与阴去混淆,有论文探讨过这个问题,例如2008年李书娴《关于广州话阴去调和阳去调的听辨实验》。2022年7月冼文婷、杨蓓《从感知与发音的关系看声调合并——以广西南宁粤语为例》用实验语音学的方式进一步给出南宁对阴上阳上的感知合并要高于对阳平阳去的感知合并,但该论文实验所用的选字不太有代表性。
8.其他声调差异。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悔晦诲 | 悔晦诲fui2[fuːi˧˥] | 悔晦诲fui3[fuːi˧] |
妖 | 妖jiu1[jiːu˥] | 妖jiu2[jiːu˧˥] |
摸 | 摸mo1[mɔː˥] | 摸mo2[mɔː˧˥] |
竟竞 | 竟竞ging3[keŋ˧] | 竟ging2[keŋ˧˥]、竞ging6[keŋ˨] |
悄 | 悄ciu1[t͡ʃʰiːu˥] | 悄ciu2[t͡sʰiːu˧˥] |
慷 | 慷kong1[kʰɔːŋ˥]、慷hong1[hɔːŋ˥] | 慷hong2[hɔːŋ˧˥]、慷kong2[kʰɔːŋ˧˥] |
咏泳颖 | 咏泳颖wing5[weŋ˨˦] | 咏泳颖wing6[weŋ˨] |
狒拂弗 | 狒拂弗fat1[fɐt̚˥]、狒拂弗fat6[fɐt̚˨] | 狒拂弗fat1[fɐt̚˥] |
猝 | 猝cyut1[t͡ʃʰyːt̚˥] | 猝cyut3[t͡sʰyːt̚˧] |
沼诏 | 沼诏ziu1[t͡ʃiːu˥] | 沼ziu2[t͡siːu˧˥]、诏ziu3[t͡siːu˧] |
煨偎猥 | 煨wui1[wuːi˥]、偎猥wai3[wɐi˧] | 煨偎猥wui1[wuːi˥]、猥wai2[wɐi˧˥] |
忘 | 忘mong6[mɔːŋ˨] | 忘mong4[mɔːŋ˨˩] |
鼾 | 鼾hon6[hɔːn˨] | 鼾hon4[hɔːn˨˩] |
育 | 育juk1[jʊk̚˥] | 育juk6[jʊk̚˨] |
复(復) | 复(復)fuk1[fʊk̚˥] | 复(復)fuk6[fʊk̚˨] |
熝(烫) | 熝luk1[lʊk̚˥] | 熝luk6[lʊk̚˨] |
滴 | 滴dik1[tek̚˥] | 滴dik6[tek˨]、滴dik1[tek̚˥] |
肾 | 肾san5[ʃɐn˨˦] | 肾san6[sɐn˨]、肾san5[sɐn˩˧] |
混 | 混wan2[wɐn˧˥](混乱、相混、混合)、混wan6[wɐn˨](混帐、蒙混) | 混wan6[wɐn˨](混乱、相混、混合、混帐、蒙混) |
做(本字作) | 做zu3[t͡ʃuː˧] | 做zou6[t͡sou˨] |
汉字谐声声旁
粤语中读谐声声旁(俗称有边读边)或读形近字的情况非常普遍,例如常见的「纠、赳、塑、砸」等,南宁读声旁或读形近字的范围稍微要比广州的广泛一些,另一些广州读声旁(或读形近字)的字南宁却不读声旁(或读形近字)。为简化计,下表汉字的中古音韵地位略去,需要者可自查。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宾鬓膑殡髌嫔 | 宾鬓膑殡髌嫔ban1[pɐn˥]、嫔pan4[pʰɐn˨˩] | 宾鬓膑殡髌嫔ban3[pɐn˧]、嫔pan4[pʰɐn˨˩] |
朔嗍塑溯 | 朔塑溯slok3[ɬɔːk̚˧]、嗍sok3[ʃɔːk̚˧] | 朔嗍塑sok3[sɔːk̚˧]、塑溯sou3[sou˧] |
永泳咏 | 永泳咏wing5[weŋ˨˦] | 永wing5[weŋ˩˧]、泳咏wing6[weŋ˨] |
咠辑缉戢楫 | 咠辑缉戢楫cap1[t͡sʰɐp̚˥] | 咠辑缉戢cap1[t͡sʰɐp̚˥]、楫zip3[t͡siːp̚˧] |
钦欣 | 钦欣ham1[hɐm˥]、欣jan1[jɐn˥] | 钦jam1[jɐm˥]、欣jan1[jɐn˥] |
弗狒拂沸费 | 弗狒拂fat6[fɐt̚˨]、沸费fai3[fɐi˧] | 弗狒拂fat1[fɐt̚˥]、沸费fai3[fɐi˧] |
夗苑宛婉惋豌剜 | 夗苑jyun2[jyːn˧˥]、宛婉惋豌剜wun2[wuːn˧˥] | 夗苑宛婉惋jyun2[jyːn˧˥]、豌剜wun2[wuːn˧˥] |
垔甄湮堙 | 垔湮堙jan1[jɐn˥]、甄zan1[t͡ʃɐn˥]、湮jin1[jiːn˥] | 垔甄湮堙jan1[jɐn˥]、湮jin1[jiːn˥] |
毳橇 | 毳cui3[t͡ʃʰuːi˧]、橇keu1[kʰɛːu˥]、橇heu1[hɛːu˥] | 毳橇ceoi3[t͡sʰɵy˧]、橇hiu1[hiːu˥] |
因恩 | 因jan1[jɐn˥]、恩an1[ɐn˥] | 因恩jan1[jɐn˥] |
宣喧萱瑄渲 | 宣喧瑄渲slyun1[ɬyːn˥]、喧萱hyun1[hyːn˥]、渲slyun3[ɬyːn˧] | 宣瑄syun1[syːn˥]、喧萱渲hyun1[hyːn˥]、渲syun3[syːn˧] |
癸葵睽 | 癸葵睽kwai4[kʷʰɐi˨˩]、癸gwai3[kʷɐi˧] | 葵睽kwai4[kʷʰɐi˨˩]、癸gwai3[kʷɐi˧]、睽kwai1[kʷʰɐi˥] |
错措厝 | 错措厝co3[t͡ʃʰɔː˧] | 错co3[t͡sʰɔː˧]、措厝cou3[t͡sʰou˧] |
尚常尝偿裳 | 尚soeng6[ʃœːŋ˨]、常尝偿coeng4[t͡ʃʰœːŋ˨˩]、裳soeng4[ʃœːŋ˨˩] | 尚soeng6[sœːŋ˨]、常尝偿裳soeng4[sœːŋ˨˩] |
白柏珀泊帛 | 白帛baak6[paːk̚˨]、柏珀泊帛paak3[pʰaːk̚˧]、泊帛bok6[pɔːk̚˨]、帛pok3[pʰɔːk̚˧] | 白帛baak6[paːk̚˨]、柏珀泊paak3[pʰaːk̚˧]、泊bok6[pɔːk̚˨] |
龌龊 | 龌uk1[ʊk̚˥]、龊cuk1[t͡ʃʰʊk̚˥] | 龌ak1[ɐk̚˥]、龊cuk1[t͡sʰʊk̚˥] |
酋犹猷 | 酋cau4[t͡sʰɐu˨˩]、犹猷jau4[jɐu˨˩] | 酋猶猷jau4[jɐu˨˩] |
悔晦诲 | 悔晦诲fui2[fuːi˧˥] | 悔晦诲fui3[fuːi˧] |
韦帏违苇 | 韦帏违苇wai4[wɐi˨˩] | 帏违wai4[wɐi˨˩]、韦苇wai5[wɐi˩˧] |
柱拄 | 柱拄cyu5[t͡ʃʰyː˨˦]、拄zyu2[t͡ʃyː˧˥] | 柱cyu5[t͡sʰyː˩˧]、拄zyu2[t͡syː˧˥] |
拼姘 | 拼姘ping3[pʰeŋ˧] | 拼ping3[pʰeŋ˧]、姘ping1[pʰeŋ˥] |
召招诏沼 | 召招诏沼ziu1[t͡ʃiːu˥]、召ziu6[t͡ʃiːu˨] | 招ziu1[t͡siːu˥]、沼ziu2[t͡siːu˧˥]、诏ziu3[t͡siːu˧]、召ziu6[t͡siːu˨] |
诅佐 | 诅佐zo2[t͡ʃɔː˧˥] | 诅佐zo3[t͡sɔː˧]、佐zo2[t͡sɔː˧˥] |
柴豺才 | 柴豺caai4[t͡ʃʰaːi˨˩]、豺才coi4[t͡ʃʰɔːi˨˩] | 柴豺caai4[t͡sʰaːi、才coi4[t͡sʰɔːi˨˩] |
丕胚坯 | 丕胚坯pi1[pʰiː˥] | 丕pi1[pʰiː˥]、胚坯pui1[pʰuːi˥] |
亥骇骸颏 | 亥骇hoi6[hɔːi˨]、骸颏hoi4[hɔːi˨˩] | 亥hoi6[hɔːi˨]、骇haai5[haːi˩˧]、骸haai4[haːi˨˩]、颏hoi4[hɔːi˨˩] |
上述谐声系列与上古音谐声系列的对比读者可自查资料,此处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从上述「溯、宛、婉、悔、苇、弗、拂、诏」等字还有更大范围的调查资料来看,广西的粤语包括平话不一定符合《广韵》的语音系统,但是符合《集韵》的语音系统。
避讳
心母止开三上声的「徙玺slai2[ɬɐi˧˥]」为了避讳「死sli2[ɬiː˧˥]」字南宁白话、南宁平话和广州话都转读蟹摄(大多数粤语都类似),导致「死」字音节具有唯一性,南宁平话有蟹止两读。
还有特殊的几个字「使史sai2[ʃɐi˧˥]、矢豕ci2[t͡ʃʰiː˧˥]」一般认为是避讳「屎」。其他比较常见的避讳「利(舌头)」避讳「折」、「润(肝)」避讳「干」、「胜(通胜,日历)」避讳「输」、「遮」避讳「散(伞)」、「吉(吉屋)」避讳「凶(空)」、「红(猪红)」避讳「血」、「腰(猪腰)」避讳「肾(脤,不机灵)」、「筷(快)」避讳「箸(住)」与广州话相同。
有些用法是寻个好意头「筷落(快乐)」、「(碎盘时)岁岁平安(碎谐音岁)」、「金桔(小番茄,有金有吉,老派用法)」,近似算作避讳,极少部分属于戏谑用法,例如「韭菜(久菜)」转读「快菜」,「别墅」故意读「别野」,为了好玩而已,少用,正常用「扁菜」、「别墅」。
有些字在避讳时声母转读为鼻音,例如「钩勾佝」的g[k-]变ng[ŋ-]是避讳「鸠」,「迄忔讫」的h[h-]变ng[ŋ-]是避讳「乞」,「洨肴淆」按理应读haau4[haːu˨˩],为了避讳「姣」转读ngaau4[ŋaːu˨˩],导致「姣」字音节具有唯一性,与上述「死」字一样。广东的避讳中还有通过转读送气来完成,例如「沟鸠篝」转读送气来避讳「鸠(男阴)」,又如广东的「kau1[kʰɐu˥]女(撩女)」(香港用法)、「勼kau1[kʰɐu˥]埋(勾兑)」,应是「勾」的文读避讳,又比如为避讳「滚」,早期粤音当中的「衮绲辊鲧」转读送气,甚至连「滚」字本身也读送气,但南宁很少通过这类转读送气来避讳,南宁的许多送气音变是属于与平话接触产生,与避讳无关。
音值对比
具体音值上:[∅]的实际音值为喉塞音[ʔ];[ɬ]为清齿龈边擦音,也有人读齿间清擦音[θ];[œ]的实际音值舌位在[œ]和[ø]之间;[ɛːu]的实际读音是[ɛⁱu],即[ɛ]和[u]之间有一个流音[i],参见2017年《南宁市城北区志》。而[kʷ] [kʷʰ] [w] 更接近 [kᶹ] [kᶹʰ] [ʋ],参见1984年王庚年《广西粤语区的俄语语音教学》,其中提到南宁[w]的实际音值为唇齿半元音[ʋ]。在梗摄上,广州有不少近郊人梗三四的白读音[ɛ]实际为[iɛ/iæ],存在[i]介音,这点与南宁平话的演变类似,在假摄、宕摄中也有,更多内容可参阅2011年陈卫强《广州地区粤方言语音研究》。更细致完整地语音音值对比需要更多现代实验语音学的进一步研究,当前的研究资料比较传统和粗糙。近年的一些研究进展例如:2006年王建华《基于实验的粤壮语长短元音对立本质研究》、2007年石少伟《〈现代汉语方言音库〉单字调实验研究》、2015年罗婷《南宁白话单字调实验语音研究》、2015年王珅《南宁白话(新派)单字调声学实验研究》、2018年李新扬《邕宁白话单字调和双字调声学实验研究》、2022年7月冼文婷、杨蓓《从感知与发音的关系看声调合并——以广西南宁粤语为例》。
这里讨论一下新派声调的形成,虽然目前的语音实验较粗糙,但从已有的数据依然可以作初略地分析,以下列出文献中的实验值与传统值的对比。为了讨论地方便,林亦文献所指的「新派」,以2007石少伟的实验值作为标准,此处称为「中派」,因为早已不新,后来所测年轻人的调值才能称「新派」。另外,此处引用一位与笔者交流的网友Tim对老派的实验调查结果(语图等为私人通讯),因为他的调查才使得调值的实验材料丰富起来,此处暂时称「中间老派」,以传统值为「老派」。
文献 | 实验值(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上阴入、下阴入、阳入) |
---|---|
传统值(老派) | [55、35、33、21、24、22、5、3、2] |
2007石少伟(中派) | [55、35、44、31、34、32、5、4、32] |
2015罗婷(新派,综合性) | [55、35、33、31、24、21、55、33、21] |
2015王昆(新派) | [55、35、33、21、24、31、55、33、21] |
2024网友Tim调查(中间老派) | [55(高降53)、35/25、44、211/31、213、33、55、44、33] |
现对以上的数据作分析,不关注入声,可以发现入声的实验结果中下阴入基本跟着阴去走,2015王昆的结果与2015罗婷的结果阳平与阳去矛盾,此处暂取罗婷的结果来讨论,还需要更多实验调查。为了研究演变过程,作一些统一化处理,明显相似的调值统一化,例如[213]和[24]统一为[24],[25]和[35]统一为[35],[211/31]取[211]统一为[21],列出下表。
过程 | 统一化处理(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 |
---|---|
传统值(老派) | [55、35、33、21、24、22] |
中间老派 | [55、35、44、21、24、33] |
中派 | [55、35、44、31、34、32(<-33)] |
新派 | [55、35、33、31、24、21] |
初步分析,老派至中间老派的演变:阳去[22]->[33],阴去[33]位置被占,阴去[33]->[44];中间老派至中派的演变:[21]->[31]、[24]->[34];中派至新派的演变:[44]->[33],[34]->[24],[32]->[21]。因为中派的[32]与[31]接近,最后一步也可能发生[32]->[31],这应该就是导致后来阳去并入阳平的原因,合流后的调值为[31]。
通过上述讨论,可以看出新老这种简单的二分概念已经不适应时代变化,我们有必要对老派中派新派这些概念所指的特征作严谨的规范,既是为了避免讨论和研究这些术语时产生不必要的混乱、歧义,更是为了避免随着时间推移,语言作为一种连续体,新老等概念一变再变。下面作规定,数字由小至大为由老至新,每一个正整数代表一个关键节点,数字可以扩充至正实数,【老派0】为「原始南宁白话」,构拟工作未完成,列出下面坐标轴。
【老派0】(原始南宁白话,未构拟)——【老派1】(止开三精莊读[ɿ],臻合三读[yn])——【老派2】(止开三精莊读[ɿ],臻合三读[ɐn])——【中派1】(止开三精莊读[i],臻合三读[ɐn])——【中派2】(部分效咸山摄二等字读文读,阳去部分并入阳平)——【新派1】(大量效咸山摄二等字读文读,阳去并入阳平)——【新派2】(阳去并入阳平,阳上并入阴上)
老派之间主要差异在韵母变化,中派之间差异主要在韵母和声调皆变化,新派之间差异主要在声调变化。由此,以上文献和调查对象所指皆有定位,林亦(2008)的老派为此处老派1,新派为此处中派1,谢建猷(1994)的老派为此处老派2,2007石少伟的调查为此处中派1与中派2之间,2024Tim调查的老派为此处老派2与中派1之间(因为阴去阳去与石少伟的调查同,而阳平阳上与传统值同),2015罗婷和2015王昆的结果为此处中派2与新派1之间,2022冼文婷、杨蓓的新派为此处新派1与新派2之间。值得一提的是,语保工程的老年女性属于此处的老派1(或老派0与老派1之间),老年男性属于此处老派2与中派2之间,中年男性属于中派1,中年女性属于老派1与中派1之间。
参考资料:
梁振仕.广西粤语的音韵系统.广西大学中文系.1981.
梁振仕.桂南粤语说略.《中国语文》.1984年第3期.
梁振仕.《切韵》系统与南宁音系.《音韵学研究(第二辑)》.中国音韵学研究会.1986.
王庚年.广西粤语区的俄语语音教学.《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2-31.
白宛如.南宁白话的[ɬai]与广州话的比较.《方言》.1985.
杨焕典.南宁粤语语音演变趋向分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0.
广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汉语方言志)》.1998.
洪珏.南宁话与广州话语音系统的比较描述.《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注:2010年《第14届粤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亦收录且略有更改,但是2004的原版更符合作者原义)
林亦、覃凤余.《广西南宁白话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覃东生.对广西三个区域性语法现象的考察.河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03-05.
覃东生; 覃凤余.广西汉、壮语方言的方式助词和取舍助词.《中国语文》.2018-09-10.
黄晓雪;贺学贵.汉语方言与“给”义动词相关的受益格标记.《语言研究》.2018-10-15.
吕嵩崧.壮语德靖土语近指指示词的演变——基于语言接触的视角.《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7-15.
郭必之.《语言接触视角下的南宁粤语语法》.中华书局出版.2019-10.
黎平.广西百色话的语音特点及其嬗变.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11-01.
严春艳.百色市右江区粤语语音特点.《百色学院学报》.2012-09-28.
严春艳.百色市右江区粤语同音字汇.《百色学院学报》.2013-07-28.
练欣.百色白话与南宁白话同音字表比较研究.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13-05-01.
何婉萍.百色白话词汇研究.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11-06-01.
严春艳.多语接触下的百色右江区粤语变异研究.《语文建设》.2015-02-11.
卞成林; 黄美新; 陆淼焱.桂西南粤语和壮语的接触关系略论.《百色学院学报》.2011-02-28.
季克广.借音壮字所反映的声母系统的研究.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05-05-01.
周炜.借音壮字阴声韵韵母系统研究.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06-05-01.
郑伟.古壮字的汉字借音声旁与中古后期的韵母演变 .《中国文字研究》.2017-12-31.
郑伟.方块壮字的汉字借音声旁与中古韵图的内外转.《古汉语研究》.2018-01-15.
潘红交; 韦景云.借音壮字阴声韵母和中古汉语韵母关系研究.《钦州学院学报》.2017-08-20.
南宁市西乡塘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宁市城北区志》.广西人民出版社.2017-02.
南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宁市志(文化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麦祥. 广西粤方言心母字探析[J]. 神州,2018(13). DOI:10.3969/j.issn.1009-5071.2018.13.042.
王建华.基于实验的粤壮语长短元音对立本质研究.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06-05-01.
宗福邦.关于广州话字调变读问题.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07-28.
黄大方.论广州话的变调兼评诸家之说.汕头大学学报.1989-12-31.
张洪年.早期粤语中的变调现象.方言.2000-11-25.
姚玉敏.也谈早期粤语中的变调现象.方言.2010-02-24.
用词对比
词的用法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这些 | 阿(亚)啲(本字箇啲) | 呢啲 |
那些 | 噜啲 | 嗰啲 |
这里 | 阿(亚)便、阿(亚)啲 | 呢便、呢度 |
那里 | 噜便、噜啲 | 嗰便、嗰度 |
哪里 | 边啲、边笪 | 边度 |
在这 | 喺啲/喺个、打啲/打个(老派) | 喺度、响度 |
上面 | 上高 | 上便、上高 |
下面 | 下底、下低 | 下便、下底、下低 |
里面 | 里底 | 入便 |
外面 | 外底、外低 | 外便、出便 |
表示否定 | 唔(本字毋,少用)、冇mu5[muː˨˦](无有的合音)、咪mai6[mɐi˨](冇系的合音) | 唔(本字毋)、咪mai5[mɐi˩˧](唔使的合音)、咪mai6[mɐi˨](冇系的合音) |
表示没有 | 未mi6[miː˨]、冇mu5[muː˨˦]有、朆mang4[mɐŋ˨˩](未曾的合音) | 未mei6[mei˨]、冇mou5[mou˩˧] |
句末虚词 | 先lin1[liːn˥](语流音变) | 㖭(𠻹)tim1[tʰiːm˥] |
正在(进行体) | ~住、~紧(老派) | ~紧 |
完成(完成体) | ~嗮slaai3[ɬaːi˧](有时变读laai3[laːi˧]) | ~咗 |
如此(代詞) | 噉gam2[kɐm˧˥](这样、那样) | 噉gam2[kɐm˧˥](这样、那样) |
如此(副詞) | 噉gam2[kɐm˧˥](这么、那么) | 咁gam3[kɐm˧](这么、那么) |
同、和(连词) | 同、𪐀、凑、和 | 共、同 |
也 | 又、亦(老派) | 亦 |
昨日 | 昨日mat6[mɐt̚˨]、琴日(老派)、寻日(老派) | 寻日、琴日 |
现在 | 而家、现在 | 而家、伊家、家下、家阵 |
近来、这段时间 | 阿㬍bok3[pɔːk̚˧](俗字阿博、阿驳) | 呢㬍bok3[pɔːk̚˧](俗字呢博、呢驳) |
打瞌睡 | 拜眼ngen5[ŋɛːn˨˦]睏han3[hɐn˧] | 瞌hap1[hɐp̚˥]眼ngaan5[ŋaːn˩˧]瞓fan3[fɐn˧] |
睡觉 | 睡觉geu3[kɛːu˧] | 瞓觉gaau3[kaːu˧] |
厨房 | 厨cyu4[t͡ʃʰyː˨˩]房 | 厨ceoi4[t͡sʰɵy˨˩]/cyu4[t͡sʰyː˨˩]房、下间(已罕用) |
角落、旮旯 | 角落lok6-3[lɔːk̚˨-˧]头tau4[tʰɐu˨˩]、山旮kaa3[kʰaː˧]旯laa3[laː˧] | 角落lok6-1[lɔːk̚˨-˥]头tau4-2[tʰɐu˨˩-˧˥]、山旮kaa1[kʰaː˥]旯laa1[laː˥] |
习惯 | 习zap6[t͡ʃɐp̚˨]惯gwen3[kʷɛːn˧] | 习zaap6[t͡saːp̚˨]惯gwaan3[kʷaːn˧] |
舔 | 舔(舐)lem2[lɛːm˧˥] | 舔(舐)lem2[lɛːm˧˥]、𦧺laai2[laːi˧˥] |
吃完 | 食齐、食嗮(老派) | 食嗮、食完 |
柚子 | 樸(㯷)buk1[pʊk̚˥]/bok1[pɔːk̚˥]碌 | 碌柚 |
玉米 | 玉jyu6[jyː˨]米(本字御米)、包粟 | 粟米 |
苦瓜 | 苦瓜 | 凉瓜 |
黄瓜(有刺) | 黄瓜、刺黄瓜、刺簕瓜 | 青瓜 |
黄瓜(无刺) | 小黄瓜、无刺黄瓜 | 黄瓜 |
马铃薯 | 马铃薯 | 薯仔 |
熟食鸭鹅的上半部分 | 上胛gaap3[kaːp̚˧] | 上庄 |
熟食鸭鹅的下半部分 | 下胛gaap3[kaːp̚˧] | 下庄 |
肠粉 | 卷筒粉、肠粉 | 肠粉 |
河粉 | 扁粉 | 切粉、河粉 |
米粉 | 圆粉 | 米粉 |
素粉 | 素粉 | 斋粉 |
酸小吃 | 酸嘢 | 咸酸 |
炊具总称 | 罂煲镬头 | 沙煲罂铛 |
笸箩 | 㬍bok3[pɔː˧]箩 | 笸bo1[pɔː˥]箩 |
扁桃(扁桃树、扁桃果) | 扁pin1[pʰiːn˥]桃(偏桃) | 扁bin2[piːn˧˥]桃 |
扁桃体 | 扁ben2[pɛːn˧˥]桃体 | 扁bin2[piːn˧˥]桃体 |
西红柿 | 番茄ke4[kʰɛː˨˩]、金桔(老派) | 番茄ke4-2[kʰɛː˨˩-˧˥] |
番茄酱 | 茄ke4[kʰɛː˨˩]汁、茄ke4-2[kʰɛː˨˩-˧˥]汁 | 茄ke4-2[kʰɛː˨˩-˧˥]汁、喼gip1[kiːp̚˥]汁(英语ketchup) |
活结 | 疙gat6[kɐt̚˨]𤶸naa1[naː˥]、生𫄫(缬)let3[lɛːt̚˧] | 生𫄫(缬)lit3[liːt̚˧] |
死结 | 死𫄫(缬)let3[lɛːt̚˧] | 死𫄫(缬)lit3[liːt̚˧] |
泡、皰 | 泡/𦢊/㿺bok1[pɔːk̚˥] | 泡/𦢊/㿺pok1[pʰɔːk̚˥] |
父亲(背称) | 老窦、老laau1[laːu˥]爹ge1[kɛː˥](老杆子) | 老窦 |
母亲(背称) | 老乸、老laau1[laːu˥]娘neng1[nɛːŋ˥] | 老母 |
祖母 | 奶naai5-4[naːi˨˦-˨˩]奶naai5-2[naːi˨˦-˧˥]、阿嫲maa4[maː˨˩](老派,已罕用) | 嫲maa4[maː˨˩]嫲maa4[maː˨˩] |
媳妇、儿媳妇 | 新slan1[ɬɐn˥]妇pu5[pʰuː˨˦] | 心sam1[sɐm˥]抱pou5[pʰou˩˧](本字即新san1[sɐn˥]妇pou5[pʰou˩˧],前字韵尾受后字逆同化) |
婴儿 | 娃waa1-4[waː˥-˨˩]娃waa1-2[waː˥-˧˥]仔、臊虾仔(老派,已罕用) | 𤘅ngaa4[ŋaː˨˩]𤘅ngaa4-1[ŋaː˨˩-˥]仔(俗字伢)、臊虾仔、阿虾 |
小弟弟 | 弟di4[tiː˨˩]弟di2[tiː˧˥]、细屎胐fat1[fɐt̚˥]、细佬哥、细文man1[mɐn˥]仔、细鬼、鬼仔 | 弟di4[tiː˨˩]弟di2[tiː˧˥]、弟dai4[tɐi˨˩]弟dai2[tɐi˧˥]、细路仔、细文man1[mɐn˥]仔 |
弟弟 | 细slai3[ɬɐi˧]佬(叙称)、阿弟di2[tiː˧˥] | 细sai3[sɐi˧]佬、弟dai4[tɐi˨˩]弟dai2[tɐi˧˥] |
妹妹 | 细slai3[ɬɐi˧]妹mui6[muːi˨](叙称)、阿妹mui6-2[muːi˨-˧˥]、妹mui6-4[muːi˨-˨˩]妹mui6-2[muːi˨-˧˥] | 细sai3[sɐi˧]妹mui6-2[muːi˨-˧˥]、妹mui6-4[muːi˨-˨˩]妹mui6-2[muːi˨-˧˥] |
外孙 | 外孙、外甥(老派) | 外孙 |
外孙女 | 外孙女、外甥女(老派) | 外孙女 |
外甥 | 外甥、外甥仔、外甥狗 | 外甥、外甥仔 |
外甥女 | 外甥女、外甥狗 | 外甥女 |
小儿子 | 细仔、晚仔 | 𡥧laai1[laːi˥]仔 |
老姑娘 | 老女、老姑婆 | 老姑婆 |
爷儿们、大男人 | 男人佬 | 男人老耇gau2[kɐu˧˥] |
娘儿们、婆娘 | 女人婆、婆乸 | 婆乸 |
女朋友 | 兰laan1[laːn˥](法兰省略,英语friend) | (条)女、女朋友 |
男朋友 | 兰laan1[laːn˥](法兰省略,英语friend)、兰laan1[laːn˥]公 | (条)仔、老公仔、男朋友 |
朋友 | 老友、朋友 | 朋友、自己友、friend |
传说中的鬼怪,专吃小孩 | 人jaai4[jaːi˨˩]熊jung4[jʊŋ˨˩]婆、人jaa4[jaː˨˩]熊jung4[jʊŋ˨˩]婆 | 坳aau1[aːu˥]胡wu4-1[wuː˨˩-˥]婆、坳aau1[aːu˥]胡wu4-1[wuː˨˩-˥](与嗷呜同源)、坳aau1[aːu˥]婆 |
一个人 | 一个人jan4[jɐn˨˩] | 一个人jan4-2[jɐn˨˩-˧˥]、一个人jan4-1[jɐn˨˩-˥] |
捉迷藏 | 躲蒙mung1[mʊŋ˥]鸡、躲鸡 | 捉伊人jan4-1[jɐn˨˩-˥](直译捉他人) |
出去玩 | 出cyut1[t͡ʃʰyːt̚˥]去hyu3[hyː˧]耍 | 出ceot1[t͡sʰɵt̚˥]去heoi3[hɵy˧]玩 |
步行 | 步行haang4[haːŋ˨˩] | 步行hang4[hɐŋ˨˩] |
是不是 | 系冇系、系咪mai6[mɐi˨](冇系的合音) | 系唔系、系咪mai6[mɐi˨](唔系的合音) |
好不好 | 好冇好 | 好唔好、好冇mou2[mou˧˥](唔好的合音) |
不用、不必 | 冇使 | 唔使、咪mai5[mɐi˩˧](唔使的合音) |
不要 | 冇要、冇好 | 唔好 |
知道 | 识得、知道du6-3[tuː˨-˧](本字知到) | 知道dou6-3[tou˨-˧](本字知到) |
不知道 | 冇识得、冇知道du6-3[tuː˨-˧](本字冇知到) | 唔知、唔知道dou6-3[tou˨-˧](本字唔知到) |
会、认得 | 识得 | 识、识得 |
不会、不认得 | 冇识得 | 唔识、唔识得 |
是…还是… | 系…一(啊)系… | 系…定系…、定抑或系 |
要么…要么… | 一(啊)系…一(啊)系… | 一系…一系… |
…极了 | …鬼魂都(啊)失、…得鬼魂、…㞓魂失 | …到极、…得滞、…失魂、魂魄唔齐、失魂鱼(名词) |
疯癫貌 | 痴䛍fai3[fɐi˧](俗字废)、脤san5[ʃɐn˨˦](俗字肾) | 癫䛍fai3[fɐi˧](俗字废)、䛍戆、黐线、脤san5[sɐn˩˧](俗字肾) |
才 | 至 | 先、先至 |
厉害 | 劲ging6[keŋ˨] | 劲ging6[keŋ˨]、犀利 |
总是 | 一向、一直 | 不溜lau6-1[lɐu˨-˥] |
劳驾 | 麻烦、唔该(少用) | 唔该 |
难道 | 难道、唔通(少用) | 唔通 |
谢谢 | 多谢 | 多谢嗮 |
让一让、借让 | 借乜me2[mɛː˧˥]、麻烦 | 借ze3-2[t͡sɛː˧-˧˥]借ze3[t͡sɛː˧] |
要不然 | 要冇是、要冇然、要冇系、一冇系 | 要唔系、一唔系 |
随便 | 随便bin6-2[piːn˨-˧˥]、是但 | 是但 |
稍微 | 稍为wai4[wɐi˨˩] | 稍为wai4[wɐi˨˩]、略略loek6-2[lœːk̚˨-˧˥]、较为 |
宁愿 | 宁愿jyun6-2[jyːn˨-˧˥]、能愿jyun6-2[jyːn˨-˧˥](能字古有宁可义) | 宁愿jyun6-2[jyːn˨-˧˥] |
欺骗 | 𧥺gwan3[kʷɐn˧] | 𧥺gwan3[kʷɐn˧]、𧥺kwan1[kʷʰɐn˥] |
吹牛 | 唓大炮peu3[pʰɛːu˧]、凿大 | 唓大炮paau3[pʰaːu˧] |
全部 | 冚ham6[hɐm˨]唪bang6[pɐŋ˨]唥lang6[lɐŋ˨] | 冚ham6[hɐm˨]唪baang6[paːŋ˨]唥laang6[laːŋ˨]、全部 |
为什么 | 同点、为乜事/嘢、做乜事/嘢、因乜事(老派) | 点解、做乜事/嘢、因乜事/嘢 |
反正、横竖 | 横直、反正 | 横掂 |
叫、喊 | 吆eu1[ɛːu˥]、喊hem3[hɛːm˧] | 叫、嗌ngaai3[ŋaːi˧] |
骂(~人) | 嗌aai3[aːi˧] | 闹naau6[naːu˨] |
倒闭 | 执笠(老派)、冧档 | 执笠 |
丢垃圾 | 丢diu1[tiːu˥]垃圾、掉deu6[tɛːu˨]垃圾(老派) | 掉deu6[tɛːu˨]/diu6[tiːu˨]垃圾、抌dam2[tɐm˧˥]垃圾 |
投掷 | 㨁zaai6[t͡ʃaːi˨]、矴(掟)deng6[tɛːŋ˨] | 矴(掟)deng6[tɛːŋ˨] |
挥动(~手) | 掝wak6[wɐk̚˨]、掝jak6[jɐk̚˨]、擛jap6[jɐp̚˨](俗字翕) | 擛jap6[jɐp̚˨](俗字翕) |
照相 | 影相sloeng3[ɬœːŋ˧] | 影相soeng3-2[sœːŋ˧-˧˥] |
发工资 | 发工资、发工钱、发人工 | 出粮 |
中午 | 晏aan3[aːn˧]昼zau3[t͡ʃɐu˧](老派)、中午 | 晏ngaan3[ŋaːn˧]昼zau3[t͡sɐu˧] |
上午 | 上午、上昼(老派) | 上昼 |
下午 | 下午、下昼(老派) | 下昼 |
时间 | 时间gen1[kɛːn˥] | 时间gaan3[kaːn˧] |
团团转 | 𧽼tam4[tʰɐm˨˩]𧽼tam4[tʰɐm˨˩]转、捹ban3[pɐn˧]螺lo1[lɔː˥]螺lo1[lɔː˥] | 𧽼tam4[tʰɐm˨˩]𧽼tam4[tʰɐm˨˩]转 |
绕路、抄近道 | 屈路行 | 运路行 |
走不动 | 行冇得、冇行得 | 行唔到dou3-2[tou˧-˧˥](【到dou3-2[tou˧-˧˥]】为【到dou3[tou˧]咗zo2[t͡sɔː˧˥]】的合音) |
进房间、进厨房 | 落房间、落厨房 | 入房间、入厨房 |
裸上身、打赤膊 | 打赤ci3[t͡ʃʰiː˧]肋lak6[lɐk̚˨]/laak3[laːk̚˧] | 打赤cek3[t͡sʰɛːk̚˧]肋lak6[lɐk̚˨]/laak6[laːk̚˨] |
裸下身 | 打露俇gaang6[kaːŋ˨]、赤cik1[t͡ʃʰek̚˥]下身 | 赤cek3[t͡sʰɛːk̚˧]下身 |
全裸 | 赤cik1[t͡ʃʰek̚˥]身 | 赤cek3[t͡sʰɛːk̚˧]身 |
男阴 | 腏(戳物,俗字戳/𨳍)cot6[t͡ʃʰɔːt̚˨]、鸟deu1[tɛːu˥]、鸠gau1[kɐu˥](老派) | 𨳍cat6[t͡sʰɐt̚˨]、鸠gau1[kɐu˥]、宾周(喌)、𨶙lan2[lɐn˧˥] |
女阴 | 㞓(谿)hai1[hɐi˥]、屄be1[pɛː˥] | 㞓(谿)hai1[hɐi˥]、屄bei1[pei˥] |
罢了 | 罢就、腏(戳物)cot6[t͡ʃʰɔːt̚˨]就[粗口作副词] | 罢就、𨳍cat6[t͡sʰɐt̚˨]就[粗口作副词] |
像…鬼样子 | 似…腏(戳物)cot6[t͡ʃʰɔːt̚˨]样[粗口作副词] | 似…𨶙lan2[lɐn˧˥]样[粗口作副词] |
卵 | 蛋 | 春(膥)ceon1[t͡sʰɵn˥],广东粤客多用,广西罕用 |
土气 | 黮nam1[nɐm˥](~佬,俗字恁)、嚗bok1[pɔːk̚˥](~佬,已罕用) | 嚗bok1[pɔːk̚˥](~佬) |
裤裆 | 裤裆dong1[tɔːŋ˥]、裤裆nong1[nɔːŋ˥] | 裤裆dong1[tɔːŋ˥]、裤𧚅long6[lɔːŋ˨] |
吵架 | 争交geu1[kɛːu˥]、嘈交 | 嗌ngaai3[ŋaːi˧]交gaau1[kaːu˥]、嘈交 |
吝啬 | 忔nget1[ŋɛːt̚˥]失set1[ʃɛːt̚˥]、疙𤶸(活结,后引申为吝啬)、孤寒(老派) | 孤寒、忔ngat1[ŋɐt̚˥]失sat1[sɐt̚˥](少用) |
心烦 | 心悒jaap1[jaːp̚˥]、闭翳 | 闭翳 |
爱炫耀 | 沙洲(好打扮、爱露脸)、沙脤san5[ʃɐn˨˦](好炫耀) | 沙尘(骄傲、好炫耀)、沙尘白霍 |
耍赖 | 赖laai6-3[laːi˨-˧]臭 | 赖laai6-3[laːi˨-˧]猫 |
挖苦、奚落 | 諰slaai1[ɬaːi˥]譡dong3[tɔːŋ˧]、諰slaai1[ɬaːi˥]人 | 諰saai1[saːi˥]人(俗字嘥人) |
差劲 | 差火 | 水皮pei4[pʰei˨˩]、差皮pei4-2[pʰei˨˩-˧˥]、苴zaa2[t͡saː˧˥]皮pei4[pʰei˨˩] |
抽烟 | 烧烟、食烟(老派) | 食烟 |
疤痕 | 𤹍nang1[nɐŋ˥]鸡(疤痕,本字凝肌) | 𠵼mang1[mɐŋ˥]鸡(眼皮上的疤瘌,本字绷肌) |
窝囊废(白吃饭) | 食渣jaa1[jaː˥]米(莊组字白读,见第二章3节) | 食塞米、食枉米 |
闪电 | 摄炩leng6[lɛːŋ˨] | 摄炩leng5[lɛːŋ˩˧]、闪炩leng5[lɛːŋ˩˧] |
坏货 | 流嘢 | 流嘢、苴zaa2[t͡saː˧˥]嘢、苴zaa2[t͡saː˧˥]斗 |
好货 | 靓嘢 | 靓嘢、坚嘢、笋嘢 |
不利索、麻烦 | 论lan6[lɐn˨]尽zan6[t͡ʃɐn˨] | 论leon6[lɵn˨]尽zeon6[t͡sɵn˨] |
硬币 | 锑tai1[tʰɐi˥]仔 | 银仔、大银 |
纠正 | 纠dau2[tɐu˧˥]正 | 纠dau2[tɐu˧˥]正、纠gau2[kɐu˧˥]正 |
蚯蚓 | 黄䘆hyun2[hyːn˧˥]、地龙 | 黄䘆hyun2[hyːn˧˥] |
蝙蝠 | 飞fi1[fiː˥]鼠、蝠鼠 | 飞fei1[fei˥]鼠、蝠鼠 |
蟋蟀 | 织蟀zat1[t͡ʃɐt̚˥]、蟀zyut1[t͡ʃyːt̚˥]蟀zyut1[t͡ʃyːt̚˥] | 织蟀zeot1[t͡sɵt̚˥]、蟀zeot1[t͡sɵt̚˥]子 |
螳螂 | 马螂扛kong4[kʰɔːŋ˨˩] | 马螂狂kong4[kʰɔːŋ˨˩] |
猴子 | 马maa1[maː˥]骝lau1[lɐu˥] | 马maa5[maː˩˧]骝lau1[lɐu˥]、马maa1[maː˥]骝lau1[lɐu˥] |
消防车 | 消防车、火烛车(老派) | 火烛车 |
一点点 | 一at1[ɐt̚˥]啲啲 | 少少、一啲啲 |
一元五角 | 文man1[mɐn˥]半、一文man1[mɐn˥]半 | 个半、一个半 |
十点二十分 | 十点达四 | 十点四个字、十点四 |
一百元 | 一䊆(嚿)水 | 一百文man1[mɐn˥]、䊆(嚿)水、一尺水 |
五十元 | 五十文、五兜水 | 五十文、五张嘢、五条嘢、五草嘢 |
五十岁 | 五十岁、五兜水(喻称) | 五十岁、五张嘢、五十勾ngau1[ŋɐu˥](喻称) |
划得來 | 为得过 | 为得过、有数为 |
赶时髦、花俏 | 风唿fet1[fɛːt̚˥]、够派paai3-1[pʰaːi˥] | 花弗fit1[fiːt̚˥]、够派paai3-1[pʰaːi˥]、摩登(modern音译)、时款、时唛(smart音译) |
时髦青年 | 油脂仔、油脂女 | 油脂仔、油脂女、油脂妹 |
时髦装 | 油脂装 | 油脂装 |
三轮车 | 三脚鸡(本义三脚电动机车)、三马仔、油脂车、油脂的(的士) | 三轮车、三脚鸡(本义三脚电动机车) |
电单车 | 电单车 | 电鸡(本义电动机车) |
跳动貌 | 跳㘄lang1[lɐŋ˥]㘄lang1[lɐŋ˥](乱蹦乱跳) | 踜lang4-2[lɐŋ˨˩-˧˥]踜lang4-2[lɐŋ˨˩-˧˥]下(走路一扭一扭)、㘄lang3[lɐŋ˧]㘄lang3[lɐŋ˧]跳(乱蹦乱跳) |
半途、半路 | 半硠lang3[lɐŋ˧]砊kang3[kʰɐŋ˧](俗字半掕掯) | 半硠lang1[lɐŋ˥]砊kang1[kʰɐŋ˥](俗字半掕掯)、半岑lam4-1[lɐm˨˩-˥]嵚kam1[kʰɐm˥](或作半崊嵚) |
颜色叠词 | 红艴fet1[fɛːt̚˥]艴fet1[fɛːt̚˥]/红訇gwang4[kʷɐŋ˨˩]訇gwang4[kʷɐŋ˨˩]/红艳jem1[jɛːm˥]艳jem1[jɛːm˥]/红通通/红粉绯花、橙(无叠词)、黄𫄪song3[ʃɔːŋ˧]𫄪song3[ʃɔːŋ˧]/黄锃saang3[ʃaːŋ˧]锃saang3[ʃaːŋ˧]/黄黚kam4/gam4/gem4[kʰɐm˨˩/kɐm˨˩/kɛːm˨˩]黚kam4/gam4/gem4[kʰɐm˨˩/kɐm˨˩/kɛːm˨˩]/、绿嗷ngaau3/ngaau4[ŋaːu˧/ŋaːu˨˩]嗷ngaau3/ngaau4[ŋaːu˧/ŋaːu˨˩]、青啤bi1[piː˥]啤bi1[piː˥]/青嗷ngaau3[ŋaːu˧]嗷ngaau3[ŋaːu˧]、蓝黚kam4[kʰɐm˨˩]黚kam4[kʰɐm˨˩]、紫(无叠词)、灰(无叠词)、白雪slyut1[ɬyːt̚˥]雪slyut1[ɬyːt̚˥]/白宿sluk1[ɬʊk˥]宿sluk1[ɬʊk˥]/白截zet6[t͡ʃɛːt̚˨]截zet6[t͡ʃɛːt̚˨]/白实set6[ʃɛːt̚˨]实set6[ʃɛːt̚˨]/白𤿂saai5[ʃaːi˨˦]𤿂saai5[ʃaːi˨˦]/白喋slep6[ɬɛːp̚˨]喋slep6[ɬɛːp̚˨]/白蓬pung1[pʰʊŋ˥]蓬pung1[pʰʊŋ˥]、黑嘛maa1[maː˥]嘛maa1[maː˥]/黑遢taat3[tʰaːt̚˧]遢taat3[tʰaːt̚˧] | 红黐黐/红訇gwang4[kʷɐŋ˨˩]訇gwang4[kʷɐŋ˨˩](原文有音无字)/红当荡/红卜卜/红粉绯绯/红粉花绯、橙(无叠词)、黄黚kam4[kʰɐm˨˩]黚kam4[kʰɐm˨˩]/黄爽爽、绿(无叠词)、青啤bei1[pei˥˧]啤bei1[pei˥˧](原文作陂字)/青活ut1[ut˥]活ut1[ut˥]、蓝(无叠词)、紫(无叠词)、灰(无叠词)、白𤦃laai4[laːi˨˩]𤿂saai4[saːi˨˩](原文有音无字)/白𤦃laai4[laːi˨˩]𤦃laai4[laːi˨˩](原文有音无字)/白𤿂saai4[saːi˨˩]𤿂saai4[saːi˨˩](原文有音无字)/白濛mung1[moŋ˥˧]濛mung1[moŋ˥˧]/白雪syut1[syːt̚˥]雪syut1[syːt̚˥]、黑麻maa1[maː˥˧]麻maa1[maː˥˧]/黑咪麻maa1[maː˥˧]/黑𥌯mang1[mɐŋ˥˧]𥌯mang1[mɐŋ˥˧]/黑黢zeot1[t͡sɵt̚˥]黢zeot1[t͡sɵt̚˥]/黑墨墨[参考白宛如《广州方言词典》、麦耘/谭步云《实用广州话分类词典》和饶秉才《广州话词典》] |
划拳口令(猜码口令) | 一定中、两人好/两兄弟/二气来(谐音义气来)、三点头/三星公/三点、四红中/四红四/四红、六位wai2[wɐi˧˥]位wai2[wɐi˧˥]/六位(谐音禄位)、七曹cu4[t͡ʃʰuː˨˩]曹cu2[t͡ʃʰuː˧˥](借字,本字或为巧)/七巧kiu2[kʰiːu˧˥]来/七巧、八匹马、九长久/九长长(九与久谐音)、开齐手(数字十)、对拳(数字零) | 一定中、两家好/二度度/二度梅(谐音二度枚)、三星公/三点、四条条/四红、开晒(数字五)、六围围、七樵樵、八皮皮、九长长/九咁长(九与久谐音)、对拳拳(数字零)[出自白宛如《广州方言词典》] |
注:
- 关于「朆」字,是个借用的吴语字,也用同音字「盟」替代,读音mang4[mɐŋ˨˩],是「未」[m-]和「曾」[-ɐŋ]的合音,例如「食饭朆」(吃过饭了吗),参考洪珏《南宁白话的变音现象》,平话亦有此用法,参见覃远雄《南宁平话词典》,该书用「⿰未曾」字表示,旧时广州郊区亦有此用法,参见《广州市志(方言志)》合音一节,而且保留介音。平话中不止有合音,还有析音,例如「嘘syu3[ʃyː˥](模拟狗声指使狗)」析音作「射猪」。
- 词汇的对比不是绝对的,老派人用词与广州话几乎无异,青年人多挪用普通话词汇。有些本来广州话中也有的词汇反而在广州变得罕用,如「咿㕭jaau1[jaːu˥](不认真,疑本字咿呦/咿嚘/吱啁)」、「噜(远指)」、「臭青(本指青菜未熟味,引申指语音不正)」、「捎slaau4[ɬaːu˨˩](吃;揍)」对应无边擦音的「捎saau4[saːu˨˩](吃)」,参见1997年饶秉才《广州话词典》;又例如「忔失(吝啬)」(1998年白宛如《广州方言词典》P448)其实多地皆有,短元音的a[ɐ]和e[ɛː]也可以构成文白异读[第2.3节],2007年饶秉才《广州话词典》写作「扤失」。
- 「今物mat6[mɐt̚˨]、昨物mat6[mɐt̚˨]」是由于「今晚日、昨晚日」的「晚日」合音为「物」,也可以理解为「日」字受到前字「晚」的「顺同化」。南宁白话中的顺逆同化是无意的,南宁平话中也有「顺同化、逆同化」的现象,但却是有意为之,过去俗称为「讲番话」,参见罗乐瑜.南宁平话语音探微.广西地方志.1994-08-30.
- 关于近指「阿/亚」的本字为「箇」可参看: 1) 覃远雄.桂南平话研究.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指示代词一节]. 2) 覃远雄.南宁平话的指示代词.《钦州学院学报》.2017-08-20. 3) 覃远雄.桂南平话古果假两摄字的今读音.《方言》.2011(01). 4) 吕嵩崧.壮语德靖土语近指指示词的演变——基于语言接触的视角.《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7-15. 5) 唐七元.汉语方言同源词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9-04-15.pp270-272.
- 广西地区粤语和平话的近指大多为「箇-系列」,远指大多为「尔-系列」,与广东地区大部分的粤语情况刚好相反,原始粤语中很可能近指远指不分,皆为「箇」,参看上述文献。
- 广西大部分粤语和平话中有个表示泉水和地名的「汶man3[mɐn˧]」,「汶」并非本字,现在作「呇」字。参看覃远雄.广西地名用字“呇”的音义.《辞书研究》.2015-11-25. 该文并没有考证出本字,只是罗列现象,其实本字即「湓」,水声,后指泉水或泉涌,帮组白读m-[m-]是很常见的现象。
- 两广有个很常用的地名用字「埌/塱/㙟」,三者是同源的,作地名读阳上,与《广韵》折合音的阳去不同,一说具有壮侗底层,根据名从主人原则,普通话作地名也应该读上声,参看周静《浅析“埌东”“埌西”的读音》,邓玉荣、杨璧菀《两广“塱”类地名字的音义》,字形问题参看王证之《顺乎民意 规范汉字》。最详细地描述和研究可参看2007年覃凤余、林亦《壮语地名的语言与文化》P375-377。
- 口语中有「兰laan1[laːn˥]」一词表示男朋友或女朋友,「兰」为同音替代字,其来源于英语friend,最初时读成「法兰」,与香港将friend作为「朋友」义的常用词是同源的,后来省略「法」独用「兰」表示朋友(引申指男女朋友),之后模仿「鸡公、鸭公、猫公」词序才造出「兰公、兰婆」一词作男朋友、女朋友的俗称。
- 一元钱币的指称南宁多称「一文银、一文鸡」,老人也称钱币为「银纸」,「一文鸡」指的是清末民国时使用的墨西哥银元、袁大头、嘉禾银币等银元,墨西哥银元上印着鹰,被戏称「鸡」,广州的「个」的用法也指的是银元。
- 「躲蒙mung1[mʊŋ˥]鸡、躲鸡」中的鸡gai1[kɐi˥],也有读gi1[kiː˥],也作躲蒙机、躲机,「蒙鸡」与平话的「蒙鹰」是同一个来源,鸡为老鹰的戏称,但这指的是捉迷藏,与老鹰捉小鸡游戏不同。
- 「唓咧」在白话和平话(覃远雄《南宁平话词典》p67)中都是话多的意思,而白话中有「吱吱啁啁zeu1[t͡ʃɛːu˥]」,平话中有「啁zeu3[t͡ʃɛːu˥]嘐leu3[lɛːu˥]」(覃远雄《南宁平话词典》p173)皆表示话多的意思。《集韵》嘐啁,语多也。因此「唓咧」的本字应为「啁嘐(嘐啁)」。「埞(地方)」的本字为「定」,「鈪(手镯)」的本字为「轭」。「而家」的本字为「而今」,「而今」又是从「如今」音变而来,参看李如龙《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该书还举例了几个合音:「昨晚->寻」、「天光->听」、「底物->点」、「个么->噉」、「地方->定」,类似地讨论在2006年王莉宁《桂南平话与粤语词汇比较方法探讨》中已经有很多。
- 「唔m4[m˨˩]」的本字为「毋」,南宁少用,只在「唔该、唔通、唔䎺」三词或「八月十五」、「耽误」的连读音变中存在,南宁老派的「唔该」可指劳驾和谢谢两义,广州和香港的「唔该」只表示劳驾;燶nung1[nʊŋ˥]的本字为「𪒬」;谂nam2[nɐm˧˥]的本字为「恁」;閪hai1[hɐi˥]的本字为「㞓」,即谿,山间河之意;𨳍(腏)cot6[t͡ʃʰɔːt̚˨]可能为「戳物」的合音,南宁取前字的主元音:戳cok3+物mat6=腏cot6,广州取后字的主元音:戳cok3+物mat6=腏cat6。「玉米」的本字为「御米」。「跛bai1[pɐi˥]」的本字为「䠋」。
- 「嗌」南宁和广州都有骂和喊两个意思,但是在日常使用中南宁更偏重使用骂的意思,广州更偏重使用喊的意思。「鬼仔」一词南宁指小孩儿,广州和香港则指外国男孩(1997年饶秉才、欧阳觉亚、周无忌《广州话词典》、2018年张励妍、潘礼美、倪列怀《香港粤语大词典》)。
- 广州的「噉gam2[kɐm˧˥]」和「咁gam3[kɐm˧]」读音和意义皆不同,一般来说前者为代词后者为副词,前者为近指程度副词后者为远指程度副词;南宁则不用「咁」,全部统用「噉」,程度副词不分远近。这两个字最早应该是同一词的分化,可能源出是「个物」的合音,参见2001年张惠英《汉语方言代词研究》。同样地,南宁不用「咗/唨」表示过去完成,而是使用「嗮」或「齐」,「嗮」会发生音变slaai3[ɬaːi˧]->laai3[laːi˧],「齐」是用于替代表过去义的「嗮」。
- 「扁桃」另一写法「偏桃」,南宁老派亦读「偏桃」,该写法亦见《岭南风物志》和《酉阳杂俎》;「差火」指差劲,不少人写错作「差伙」;「稍微」在口语用词中是「稍为wai4[wɐi˨˩]」,并不是「微mi4[miː˨˩]」字读错,这是特别要注意的一点。
- 三脚鸡泛指机动三轮车(鸡本字为机),三马仔多指拉客运营的机动三轮车,油脂车、油脂的(的士)多指用类似蛇皮袋的布料或帆布料作篷用于拉客运营的机动三轮车。
- 「友仔」原先含贬意,少数时候才用于戏谑的暱称,类似「狐朋狗友」本身表贬意,但少数时候可以用于好友之间的戏称。广东一般不单用,而是「条/班(量词)+友仔」,南宁本同广东如此,老南宁其实很少用该词,但是后来在社会上被泛滥使用后词义泛化、贬意弱化,类似这一过程的还有粗口语气化、贬意弱化,实际上已经解构了这类本来含有贬意的词语,后来还创造了原本不存在的「友女」一词。在贬义词领域,词义弱化是时有发生却不为人知的现象,原本带贬意的词会逐渐失去攻击性(但有些地方词义未弱化保留了本义),取而代之的又是新词来替代本有攻击性的词汇。老南宁真正表达朋友义用的是「老友」或「老友鬼鬼」,试比较两句「吆老友过来」(可能是请朋友喝茶),「吆友仔过来」(可能是要找朋友帮干架),语气不同。
- 老南宁表达吃米粉义时说的是「食粉」(白话)或「吃粉」(平话),就算转为普通话也是说「吃粉」,而不会说「欶sok3[ʃɔːk̚˧]粉」(俗写「嗍粉」),「欶粉」的意思是吸毒,「粉仔」就是吸白粉的年轻人,不会用来形容吃粉。但近年全国商家和营销号开始泛滥地流行开使用「嗦粉」一词,其实本字应是「欶」字,俗写为「嗍」,但普通话入声消失故与啰嗦的「嗦」混淆写错为「嗦粉」,随着商业发展,有些年轻人受流行语影响也跟着写错字用错表达,而「粉仔」变成了吃粉的仔,这种受短暂流行语影响的情况在全国都很普遍,随着南宁融入全国的发展大局,各种流行语的影响愈加深入。
- 有些新词看似简单,来源依然扑朔迷离,例如「阿姆」表示年长的妇人,广州无这一说法,传统上,南宁白话用「阿姨」来表示年长的妇人,而南宁的「阿母、姨母」指的是姨妈,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姆」字只有「保姆、欧姆」这类词,皆与「阿姆」无关,平话和壮语也无「阿姆」这一用法,它又是从何而来。查《汉语大词典》中「阿姆」的第二个义项有表示「年长的女性」义,但其引用清代翟灏《通俗编·称谓》:「按姆,即母音之轉。漢呼乳母曰阿母,見《後漢書·楊震傳》。今通謂之阿姆。」却与释义不合。查《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厦门话除表示伯母外另有表示「尊称母辈中年纪较大的女子」,可知这一用法在闽语区常用,「阿姆」这一用法应是普通话流行后从闽语区借用后独立创造的新词,比如台湾的流行文化。
- 英语音译词「波(ball)」,南宁只用于「波鞋(球鞋)」一词,其余一律用「球」,广州和香港则使用广泛,泛指的球类运动皆用「波」,特指的球类运动书面语才用「球」。「电单车」一词,广州称「电鸡(本字电机)」,南宁本土就称「电单车」,而「电驴」则是外来用法,源自北方「电驴子、电蹦子」,非本土用法,例如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电驴子」哈尔滨、济南、牟平,摩托车的早期称呼,「电蹦子=电驴」银川,「电蹦子=电驴子」万荣,「电蹦子」太原,皆为摩托车义,后来才引申指电动车。
- 关于「外甥」一词,既可以指「姐妹之子」也可以指「外孙」,后者老派用得较多,表示外孙的用法未见广州话的资料中有记载,但在《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2013年柯蔚《平话基本特征词研究——以南宁市郊四联平话为基点》和语保工程的语料中发现这一用法非常普遍,通行于吴语、闽语、客家话、赣语、徽语、晋语、官话、粤语勾漏片和平话中,至少民国时已出现,见2015年鲁春林《明—民國時期方志所見親属稱謂詞整理研究》。此处猜测是因为过去有过继的风俗,女儿过继给姐妹,那么女儿的儿子的称呼就转为了外甥,故而遗留下来该称法。另外表示「姐妹之子」的「外甥」义南宁多称「外甥狗」,该用法在桂林灌阳官话和韶关仁化客家话中亦有(语保语料),广州话未见该用法。值得一提的是,普通话「外甥」与「舅舅、舅母、姨妈、姨父」相对,而南宁白话和广州话的「外甥」只与「舅父、妗母」相对,与「姨妈、阿姨、姨丈」相对的是「姨甥」,类似地,普通话的「姑妈」指父亲的姐妹,南宁白话和广州话的「姑妈」只能指父亲的姐姐,普通话的「外甥、姑妈」范围比白话的范围大。这种南北词义范围不同的现象可类比「饭」一词,北方指一切的「餐」,南方专指「米饭」。
- 表示容器或物体底部的duk1[tʊk̚˥](白宛如作「㞘」字)和表示量词的duk1[tʊk̚˥](白宛如作「涿」字)应是同一来源,本字「䐁」,参见2019年麦耘《广州话的排泄物量词[tok5]小考》和2021年林亦《语保工程语料转写中的规范字与本字》。
- 「金桔(本地指西红柿)、柑橘(柑子)、金橘(金柑)」南宁都读gam1 gat1[kɐm˥ kɐt̚˥],虽同音但三者不同,容易混淆,口语中常用的「金桔」指西红柿,柑橘口语多用「柑果」,而金橘口语亦为「金橘」,需从语境判断,发音无法区分;在广州话中,「金桔」指的就是「金橘」,柑橘则称「柑」,虽然「橘」字标准音应为gwat1[kʷɐt̚˥]但其实介音脱落读gat1[kɐt̚˥]是习读,俗作「桔」字。部分方言字典认为「桔、橘」两字不同,其实说的是「桔」指的是小的橘子(比柑小,味酸),「橘」指的是柑一类的果,而植物学上「柑」指的是橘和橙的杂交,所以严格来说「桔、橘」在广州话中是一样的。总的来说,「金桔」南宁指西红柿,广州指金橘,两地所指完全不同,而南宁的「金桔(西红柿)」又易与「金橘」混淆,只能从语境判断,而「柑橘」的口语「柑、柑果」因口语与书面语不同混淆的可能性较低。
- 关于卵的说法——「春/膥ceon1[t͡sʰɵn˥]」,广东粤客多用,广西罕用,仅限于部分地区,南宁本地只用「蛋」,不用该词,参看第八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林亦《〈广东新语〉与广西粤语》P103,广东的这一说法或源自客家话,一说是避讳「卵」,改用「伸/抻/春」。
- 「螳螂」的说法,南宁白话「马螂扛kong4[kʰɔːŋ˨˩]」、南宁亭子平话「马螂扛kaang4[kʰaŋ˨˩]」、广州话可写作「马螂狂kong4[kʰɔːŋ˨˩]」(白宛如《广州方言词典》中有音无字,广州话的「狂」应读kwong4[kʷʰɔːŋ˨˩])。本字其实就是「扛」而不是「狂」,扛,《说文》横关对举也,马螂扛即扛马郎,螳臂当车义,古称蟷蜋/当郎,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一·螳螂》:「蟷蜋,两臂如斧,当辙不避,故得当郞之名」,「扛」本身为见母字,因为与「狂」字形相近读成群母,这种情况不少见,例如「𪨊slung4[ɬʊŋ˨˩](傻、笨)」本字为「倯」,因字形与「松」近转读邪母,邪母白读即为sl-[ɬ-]。另一说「扛」源自「抗」,举也,匣母读如群母,类似有「葫(瓠)wu4[wuː˨˩]/ku4[kʰuː˨˩]芦」,匣母读如群母为早于切韵音系的特点。
- 老laau1[laːu˥]爹ge1[kɛː˥](父亲的叙称)中的「爹」字为借字,本字是什么呢?1995年欧阳觉亚的《两广粤方言与壮语的种种关系》猜测来源壮语,但古壮字中的「⿰老吉」(老义),音geq[ke5]与汉语对音,汉语应读阴去,声调对不上,故而不是来源壮语;那有没有可能是「哥」字呢,唐代称父为哥(兄),歌韵上古音为[ɑi],到了魏晋南北朝佛经对音是[ɑ],隋唐后分歌[ɑ]麻[a]两韵,宋代变为[ɔ](王力《汉语语音史》),这些层次中没有[ɛ],且歌韵读为[ɛ]的粤语例子完全没有,可能性很低,故而也不是「哥」字;会不会来源平话呢,但目前没有发现南宁周边的平话中有同源的用法,故而也不是来源平话;从语保工程的平台中查询会发现:粤语点,百色田东白马街「老?[lau55 ke55](父亲的叙称)」、百色右江「老?[lau55 ke55](父亲的叙称)」、崇左凭祥镇「老?[lɐu24 kɛ55](父亲的叙称)」、崇左龙州镇「老?[lɐu24 kɛ45](父亲的叙称)」;官话点,桂林官话「老吤[lao54 kæi21](父亲的叙称)」、桂林兴安兴安镇官话「老杆子[lau54 kan54 tsɿ54](父亲)」、桂林兴安高尚镇土话「老杆子[lou231 kãn33 tsɿ21](父亲)」、柳州官话「老杆子[lɑ54 kã tsɿ54](老头子,贬词)」(刘村汉《柳州方言词典》P167)、南京官话「老杆子(老男人;老手)」(网络资料,但《南京话音档》和《南京方言词典》未发现该词)、扬州话「老?子[lɔ42-55 kʰ̃æ42 tsɛ](老手)」(《扬州方言词典》P155)。有此可知ge1[kɛː˥]应来源于官话「杆子」的合音,明显南宁白话不可能直接从较远的官话借入,最可能的情形是很早就从邕州官话或早期明代官话中借入,该词应是南系官话的早期词,但2006年抢救性发掘的邕州官话的调查材料只有字表没有词表,故而有待确证,而且,在武鸣官话的材料(陆淼焱《武鸣县城官话调查报告》)中未发现有这类用法的记录,也许漏记,但在府城官话中记录了同源的用法:府城官话「老?[lau55 kuei55](老翁、老太太,贬义)」(曹萍《府城官话研究》P70)。
- 综上所述,南宁白话中真正与官话有关(可能与邕州官话有关)的词只有「玉jyu6[jyː˨]、和ho4[hɔː˨˩]、给gai1[kɐi˥]、挤zi1[t͡ʃiː˥]、背bai3[pɐi˧]、老爹ge1[kɛː˥](老杆子)」这几个词,而「老娘neng1[nɛːŋ˥]」一词与平话的「老娘niang1[niɐŋ˥˧]」和官话的「老娘子」都可以对应,有待考证。
- 南宁有个今已很罕用的表示粗话、脏话的词——「讪saan1[ʃaːn˥]嗖sau3[ʃaːu˧]」(见谢建猷1994及2007词表,原文有音无字),闽语中有同源的词——「讪suān[suan˨]潲siâu[siau˨˦]」(1993年周长辑《厦门方言词典》,用字据在线的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补),闽语表示数落、讥讽、挖苦。早期汉语中写作「讪嗽」,查《汉语大词典》【讪嗽】譏諷唾辱。明王玉峰《焚香記·構禍》:「怪牙隊千般訕嗽,恨柳靑百種搓揉,喜孛老幾番撘救。」,说明至少明代已经出现,而《焚香记》正是昆曲的传统剧目。南宁的说法既可能来源闽语(老南宁来源于福建、海南的人不在少数),也可能是两地早期汉语的遗留,又或是源自戏曲的影响,待考(南宁虽然没有昆曲,但邕州官话的艺术化形式——邕剧戏棚官话与粤剧中所含的古腔官话及百戏之祖昆曲所使用的中州音皆源自明代的南方官话),广州话和南宁平话的文献中未见同源的用法,而南宁为了别义引入该词时词义发生了变化,因为表奚落、讥讽义白话的固有用法为「諰slaai1[ɬaːi˥]譡dong3[tɔːŋ˧]」。
补充知识1: 划拳广西叫「猜码」,广东叫「猜枚」,广东现在较少见,广西民间还很常见这项民俗活动,喊口令时伴随手势(手势从略),喊出的数字为两人手势数字之和者为赢家(玩法有多种规则,具体细节从略),不同方言喊口令稍有差异,传统都是吉祥如意的话,例如南宁亭子平话口令为「一定中/一定高升、两人好、三点中/三点头/三星高照/三仙公/山多柴多、四季发财/四季来财/四红四/四红、六位(谐音禄位)/六合同春/六合、七巧/七财/七子团圆、八匹马、九长久/九长/久久长/九快/快手、全开手/开清手/冚唪唥(数字十)、对拳/拳对/对得住(数字零)」,参见覃远雄等《南宁平话词典》。从白宛如的文献看广州码是有数字五的(广州码「开晒」指数字五,南宁码「开齐手」指数字十,有差异),南宁码没有数字五,有三种说法,第一说是五ng5[ŋ˨˦]字发鼻音,开口小、声音小,气势不足故而不用,第二说是五与冇(即无)音近,不吉利故而不用,第三说是猜码时出五时易赢,相当于作弊故而不用。南宁码的开场白一般是「又来lai4[lɐi˨˩]耍,又来lai4[lɐi˨˩]只zek3[t͡ʃɛːk̚˧],又来lai4[lɐi˨˩]过」,后来变为「来又耍,来又只,来又过」,甚至「又」演变为了「友」。南宁猜码有两种常见玩法,一种是「一马四蹄(马与码谐音)」,即与同一个人猜四次,每输一次喝一杯,另一种是「一马过(马与码谐音)」,即一次定输赢,输者喝一杯。猜码的口令也因个人习惯而不同甚至有所延伸,喊码有全码和半码的差别,例如「三点头」即全码,「三点」即半码,见下表。
猜码数字 | 南宁码口令(以下「来」字全读白读lai4[lɐi˨˩]) |
---|---|
开场白(或中场白) | (又来耍,又来只,又来过)->(来又耍,来又只,来又过)->(来友耍,来友只,来友过);开心耍(玩)喇、继续耍(玩)喇、老世威威、友仔好、友女好、你噉把炮、来来(继续义) |
一 | 一定中(一定高中)、一点钟、一支公、一粒肉、一啲啲、一支枪、一支花、一系我、一定中你、一定到你 |
二 | 两人好、两家好、两兄弟、二气来(谐音义气来)、二气(谐音义气)、二妹mui1[muːi˥]靓、二度宝、二度两 |
三 | 三点头、三点、三星公、三星高照、三点钟、三文鸡、三文 |
四 | 四红中、四红四、四红(或四孔,孔为红音变)、四四来、四季发财、四季发、定四 |
六 | 六位wai2[wɐi˧˥]位wai2[wɐi˧˥]、六位wai2[wɐi˧˥](谐音禄位(高升))、六位六、六啊六、六来(谐音落来)、六合同春、六合、六续发(谐音陆续发) |
七 | 七曹cu4[t͡ʃʰuː˨˩]曹cu2[t͡ʃʰuː˧˥](借字,本字或为巧)、七巧kiu2[kʰiːu˧˥]来、七巧、七财、红七 |
八 | 八匹马、八骑马、八骑骑、八骑、八马、八匹、八八来、八来 |
九 | 九长久、九长长、九九长、九长(九与久谐音)、九粉肠、曹(借字,本字或为巧)九 |
十 | 开、全开手、开齐手、开心耍(玩)、开来喇、十兄弟、十足十、十足发、冚唪唥 |
零 | 对拳、拳对、对得住、大力啲、揸住手、拳对手、冇计数 |
为了方便记忆,可以只记最原始及核心的三字词:「一定中、两人好/二气来(义气来)、三点头/三星公、四红中、六位位(禄位位)、七曹曹/七巧来、八匹马、九长久、开齐手、对拳拳」,其他的说法都是由它们衍伸而来。其中南宁的「七曹曹、八匹马」与广州的「七樵樵、八皮皮」明显同源,可能都源自官话的「七巧巧、八匹马」,南宁猜码的「匹」有不少人读同「皮」与官话音近,「曹、樵」或源于「巧」的官话摹音。而香港的猜枚或许有不同于南宁和广州的版本,例如成龙的歌曲《醉拳(粤语版)》中有一段歌词:打完老虎,我变咗成龙,面红耳热系我台风,四大皆空系真英雄啊(背景念白,一张刀,三轮车,六顶帽,两相好,四四同,七金刚,齐齐中,八阵图,五指山,百家好/八家好,一张刀,三轮车,六顶帽,两相好)。
补充知识2: 口语象声词(拟声叠词)的对比(广州话语料主要来自白宛如《广州方言词典》、麦耘、谭步云《实用广州话分类词典》和饶秉才《广州话词典》,部分用字有修改):
象声词(拟声叠词)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咀嚼声 | 㗱zep6[t͡ʃɛːp̚˨]㗱zep6[t͡ʃɛːp̚˨]声 | 㗱zaap6[t͡saːp̚˨]㗱zaap6-2[t͡saːp̚˨-˧˥]声 |
水沸声、众人声 | 㗾hoe4[hœː˨˩]㗾hoe2[hœː˧˥]声、滚㗾hoe4[hœː˨˩]㗾hoe4[hœː˨˩] | 㗾hoe4[hœː˨˩]㗾hoe2[hœː˧˥]声 |
奔流声、飞奔声 | 吪faa4[faː˨˩]吪faa4[faː˨˩]声、水流吪faa4[faː˨˩]吪faa4[faː˨˩]、车开吪faa4[faː˨˩]吪faa4[faː˨˩] | 吪faa4[faː˨˩]吪faa2[faː˧˥]声 |
脆裂声 | 嚗bok1[pɔːk̚˥]嚗bok1[pɔːk̚˥]声、脆㮑cap1[t͡ʃʰɐp̚˥]㮑cap1[t͡ʃʰɐp̚˥](俗字咠/辑/葺) | 嚗bok1[pɔːk̚˥]/buk1[pʊk̚˥]嚗bok1[pɔːk̚˥]/buk1[pʊk̚˥]声、嚗bok1[pɔːk̚˥]嚗bok1[pɔːk̚˥]脆 |
叫嚷声 | 吆喳jaa1[jaː˥]喳jaa1[jaː˥] | 吔jaa1[jaː˥]吔jaa1[jaː˥]声 |
水流声 | 落雨吧baa4[paː˨˩]吧baa4[paː˨˩]、口水流啲嗲de4[tɛː˨˩] | 吧baa4[paː˨˩]吧baa2[paː˧˥]声、嗲de4[tɛː˨˩]嗲de4[tɛː˨˩]渧(水、口水流不停) |
(水、气等)喷射声 | 风吹啡fe4[fɛː˨˩]啡fe4[fɛː˨˩]、屙啡fe4[fɛː˨˩]啡fe1[fɛː˥](拉稀) | 啡fe4[fɛː˨˩]啡fe2[fɛː˧˥]声 |
咂嘴声 | 嗒daap1[taːp̚˥]嗒daap1[taːp̚˥]声、嗒dep1[tɛːp̚˥]嘴声(咂嘴声;亲嘴声) | 嗒daap1[taːp̚˥]嗒daap1[taːp̚˥]声(咂嘴声) |
吞咽声 | 嗗gut6[kuːt̚˨]嗗gut6[kuːt̚˨]声(饮声)、嗗gut6[kuːt̚˨]酒(饮酒) | 嗗gut4[kuːt̚˨˩]嗗gut2[kuːt̚˧˥]声(饮声) |
打鼾声 | 䬍fot6[fɔːt̚˨]䬍fot6[fɔːt̚˨]声、吙fo4[fɔː˨˩]吙fo4[fɔː˨˩]声 | 嗗gut4[kuːt̚˨˩]/goet4[kœːt̚˨˩]嗗gut2[kuːt̚˧˥]/goet2[kœːt̚˧˥]声、咕gu4[kuː˨˩]咕gu2[kuː˧˥]声 |
尖叫声、金属刺耳声 | 声好刮gwet1[kʷɛːt̚˥] | 刮gwet1[kʷɛːt̚˥]刮gwet1[kʷɛːt̚˥]声 |
笑声 | 笑嘻he4[hɛː˨˩]/hi4[hiː˨˩]嘻he4[hɛː˨˩]/hi4[hiː˨˩]、笑哈haa1[haː˥]/he1[hɛː˥]哈haa1[haː˥]/he1[hɛː˥]、笑咔kaa1[kʰaː˥]/ke1[kʰɛː˥]咔kaa1[kʰaː˥]/ke1[kʰɛː˥]、笑唭ki1[kʰiː˥]唭ki1[kʰiː˥] | 笑骑骑、咔kaa4[kʰaː˨˩]咔kaa2[kʰaː˧˥]声、唭ki1[kʰiː˥]唭ki1[kʰiː˥]咔kaa1[kʰaː˥]咔kaa1[kʰaː˥](原文作畸畸卡卡)、骑骑声 |
哭声、抽泣声 | 哭呀ngaa1[ŋaː˥]/nge1[ŋɛː˥]呀ngaa1[ŋaː˥]/nge1[ŋɛː˥]、烟/绿嗷ngaau3[ŋaːu˧]嗷ngaau3[ŋaːu˧](单纯作词缀,未必是本字) | 嗷ngaau4[ŋaːu˨˩]嗷ngaau2[ŋaːu˧˥]声(哭声)、䬍fit4[fiːt̚˨˩]䬍fit2[fiːt̚˧˥]声(抽泣声) |
风声 | 䬍fot6[fɔːt̚˨]䬍fot6[fɔːt̚˨]声、啡fi4[fi21]啡fi4[fi21]䬍fot6[fɔːt̚˨]䬍fot6[fɔːt̚˨](风风火火) | 䬍fit4[fiːt̚˨˩]䬍fit2[fiːt̚˧˥]声(抽泣声) |
轻率、浮躁 | 唦saa4[ʃaː˨˩]唦saa4[ʃaː˨˩]滚(乱哄哄) | 唦saa4[saː˨˩]唦saa4[saː˨˩]滚(草率、马虎) |
沙沙声 | 沙saa4[ʃaː˨˩]沙saa4[ʃaː˨˩]声 | 沙saa4[saː˨˩]沙saa2[saː˧˥]声 |
咳嗽声 | 咳钳kem4[kʰɛːm˨˩]钳kem4[kʰɛːm˨˩] | 钳kem4[kʰɛːm˨˩]钳kem2[kʰɛːm˧˥]声 |
人声鼎沸、火势猛 | 滚/嘈唅ham4[hɐm˨˩]唅ham4[hɐm˨˩]、冲/追/趯唅ham4[hɐm˨˩]唅ham4[hɐm˨˩](本地引申作后缀) | 唅ham4[hɐm˨˩]唅ham2[hɐm˧˥]声(人声鼎沸、火势猛) |
喳喳声、杂声 | 滚/嘈喳zaa4[t͡ʃaː˨˩]喳zaa4[t͡ʃaː˨˩]、冲/追/趯喳zaa4[t͡ʃaː˨˩]喳zaa4[t͡ʃaː˨˩](本地引申作后缀) | 喳zaa4[t͡saː˨˩]喳zaa2[t͡saː˧˥]声(煎炸声、收音机等杂音) |
跳动声 | 卟bap6[pɐp̚˨]卟bap6[pɐp̚˨]声(跳声、心跳声) | 卟bap6[pɐp̚˨]声跳(心跳声)、嘣bang4[pɐŋ˨˩]嘣bang4-2[pɐŋ˨˩-˧˥]声(心跳声) |
迅速声、赶快 | 啦laa4[laː˨˩]啦laa2[laː˧˥]声、啦laa4[laː˨˩]啦laa4[laː˨˩]临 | 啦laa4[laː˨˩]啦laa2[laː˧˥]声、啦laa4[laː˨˩]啦laa4[laː˨˩]临(原文作啦啦林)、临临声(原文作林林声)、凌凌林林/零零林林、庆零含林 |
煎炸声 | 啫zoe1[t͡ʃœː˥]啫zoe1[t͡ʃœː˥]声(油炸声) | 喳zaa4[t͡saː˨˩]喳zaa2[t͡saː˧˥]声(煎炸声)、嗻zoe1[t͡sœː˥]嗻zoe1[t͡sœː˥]声(话多;吱吱响)、嗻ze4[t͡sɛː˨˩](淬火声;烫物过水声) |
广州话中还有很多南宁白话中没有的拟声叠词,如:咝咝声(气压锅煮饭发出的声音)、𡁆lok1[lɔːk̚˥]𡁆lok1[lɔːk̚˥]声(能说会道;名声响亮)、𡄴waak1[waːk̚˥]𡄴waak1[waːk̚˥]声(嘴巴厉害;能说会道)、噔dang4[tɐŋ˨˩]噔dang4[tɐŋ˨˩]声(健步声)、嚡haai4[haːi˨˩]嚡haai2[haːi˧˥]声(叹气声)、䪯ang4[ɐŋ˨˩]䪯ang2[ɐn˧˥]声(呻吟声)、妈妈声(满嘴粗话)。
可以看出,广州的象声词(拟声叠词)基本整齐地保留了「~~声」的形态,若拟声为阳平则第二字阴上变调;南宁只有部分保留了「~~声」的形态,多数转为了「动词/形容词(短语)+~~」的后缀形态,且第二字大多保留原调,甚至部分象声词词性由拟声词变为了动词,例如「嗗、嗒」,这导致南宁的拟声叠词大量增加。但在非拟声的形容词叠词「~~声」中南宁与广州的用法和意思完全相同,例如「大大声、细细声、多多声、好好声」,是同源的层次,不详述了。
补充知识3: 粗口中的语流音变
有种粗口有几种说法「屌那妈、屌那咩、屌那升、屌你老味mi2[miː˧˥]、屌你老姘fing3[feŋ˧]㞓」(「那」即「你阿」的合音)。第二个是外源层的借入,「屌那咩(之瘪bet6[pɛːt̚˨])」源自客家话的「屌若母膣屄」;第三个「屌那升」的「升」俗作「星」字,但「星」本身读sling1[ɬeŋ˥]而不是sing1[ɬeŋ˥],一说「升」应是「屎窟窿」的合音,另一说本字就是「星」,因晚近从香港借入故而不读边擦音,其是香港报刊的避讳符号;第四个「屌你老味」的「味」其实是「母屄」的合音(这里用屄的文读bi1[piː˥]);第五个「屌你老姘fing3[feŋ˧]㞓」的fing3[feŋ˧]其实是「姘」字。
南宁真正本土的粗口只有「屌你妈㞓(或屌你老乸块㞓)、屌你老姘㞓」这两个及其省略变体,其他的「屌那妈、屌那咩、屌那升、屌你老味」除了「屌那咩(之瘪bet6[pɛːt̚˨])」为客家话借入的外源层(很多年前南宁就有很多广西省内客家人的迁入,接触史非常早,只是未见学者和文献记载而已)外,都是从广东或香港借入的外源层,这些都不是南宁的本土用法;同理,有些人的个别用法也是从香港借用改造的,比如本土的用法为「撩兰」,挪用香港「勾kau1[kʰɐu˥]女」后改造为「勾kau1[kʰɐu˥]兰」,这并非本土用法。
值得一提的是,语保工程中收录了「屌那妈」作为「他妈的」的口头禅,收录这一后起词是错误的,如果是詈语应收录「屌你妈㞓(或屌你老乸块㞓)」,如果是语气词应收录「屌diu1[tiːu˥˧]你老乸」或「屌diu1[tiːu˥˧]那(妈)㞓」(应是由原始的「屌你妈㞓」和后起的「屌那妈」混合产生的语气词),「屌」字高降调,而同为邕浔片的百色白话语保调查部分就没犯这个错误;除此以外,语保工程还收录了「友崽」这一后起词,应该收录「老友、老友鬼鬼」,另一错误是gam2[kɐm˧˥]不能写作「咁」应写作「噉」,南宁未分化出「咁」。至于样本量少、记音出错、没用本字等问题就不提了,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来。
语法对比
1.一些常用字在语法上的差异(「嗮」的用法见2016黄阳《南宁粤语的助词「晒」》、1985白宛如《南宁白话的[ɬai]与广州话的比较》):
字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乜(什么,本字物) | 不可单用,必以词组(乜嘢、乜事)成句,例:你讲~嘢?为~嘢冇去?为~事冇去? | 可单用,例:你讲~?为~唔去? |
咩(乜嘢的合音) | 1)什么东西 2)什么 3)不能用作句末语气词(包括反问) | 1)什么东西 2)什么 3)可用作句末语气词(包括反问),一般问读高平调,反问读高降调 |
冇 | 1)表否定 2)不表没有,表示没有只能用「冇有」,故不可单用,必以词组(冇有、冇系)成句,例:~有钱 | 1)表否定 2)表没有,可单用,例:~钱 |
唔 | 表否定,只用于老派的「唔该」、「唔通」和「唔䎺」,其余用冇 | 表否定,使用广泛 |
嗮/哂 | 表完全、全部或完成,可作全称量词(范围副词)、完成体标记(了1)、已然体标记(了2)、完结义动词、程度副词、结果补语和连词;表全称、程度和结果时,现在多用「齐」 | 表完全、全部,不表完成,只作全称量词(范围副词)、程度副词和结果补语 |
齐 | 1)表完全、齐全 2)表完毕、完结 3)可作全称量词(范围副词)、程度副词和结果补语 | 1)表完全、齐全 2)不表完毕、完结 3)不可作全称量词、程度副词和结果补语 |
咗/唨 | 不使用,也不是完成体标记(了1) | 使用广泛,且是完成体标记(了1) |
噉 | 1)表状态,这样/那样 2)表程度,这么/那么 | 1)表状态,这样/那样 2)不表程度 |
咁 | 不使用,统用「噉」,其未从「噉」分化出来 | 1)表程度,这么/那么 2)不表状态 |
嘞 | 单纯只是语气词,不是已然体标记(了2) | 既是语气词,又是已然体标记(了2) |
由此可知两者在一些常用字中的用法、语义和组句上是有交错的,列成如下表格:
用法 | 南宁白话 | 广州话 |
---|---|---|
否定,没、不、别 | 冇 | 唔 |
没有,不存在 | 冇有 | 冇 |
表状态,这样/那样 | 噉 | 噉 |
表程度,这么/那么 | 噉 | 咁 |
完成体标记(了1) | 嗮 | 咗/唨 |
已然体标记(了2) | 嗮 | 嘞 |
完结义(完毕义) | 嗮、齐 | 完 |
全称量词(范围副词),全部 | 嗮、齐 | 嗮 |
疑问词,什么 | 乜嘢(合音即咩) | 乜嘢(合音即咩)、乜 |
反问句句末语气词 | 啊 | 咩 |
表被动 | 畀、挨(捱)、给 | 畀 |
2.早期广州粤语中有一种[述语-宾语-补语]结构(即[V-O-C]),南宁粤语中有一般汉语方言所用的[述语-补语-宾语]结构(即[V-C-O]),也有像「隔开式」那种的[V-O-C]结构,和早期粤语以及广州粤语的情形不同,南宁粤语的[V-O-C],补语的部分主要由结果补语充当,即[V-O-R],它出现的环境与一般的[V-R-O]相若,在不影响语义的情况下两者可以互换。关于南宁有[V-O-R]结构的原因还有更多内容具体可以参看2019年郭必之《语言接触视角下的南宁粤语语法》,此处略。而在2016年余瑾《广西平话研究》第三章比较研究个案第二节[南宁粤语voc结构的来源]中,对前述郭必之的研究作了更进一步深入地探讨,具体参看原书,此处略。
3.南宁的与格或收益格介词可以用「畀」和「给gai1[kɐi˥]」,处所格介词可以用「喺」和「打」。其中「畀」是白话固有的用法,「给gai1[kɐi˥]」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开始流行起来的后起用法,「喺」和「打」在老派人中都有使用,但两者的关系和产生先后问题,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可参看 [1]褚俊海.桂南平话与白话的介词研究.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07-06-01. [2]覃远雄.平话、粤语与壮语“给”义的词.《民族语文》.2007(05)21. [3]覃东生.对广西三个区域性语法现象的考察.河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03-05. [4]黄晓雪;贺学贵.汉语方言与“给”义动词相关的受益格标记.《语言研究》.2018-10-15. [5]2016年余瑾《广西平话研究》第三章比较研究个案第一节[处置式]. [6]片冈新.19世纪的粤语处置句:“𢬿(扌戒)”字句.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第十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 [7]刘云.北京话被动标记“给”的来源及历时演变.中国语文.2018-07-10. [8]林亦.壮语给与义动词及其语法化.民族语文.2008-12-05.
4.南宁有个放动词后表示动作方式的用法(相当于「着」)——攞(弱化形式「左」),广州话不用,在平话中有同一用法——取[t͡ʃʰuː˧]。具体用法和研究参看林亦、覃凤余《广西南宁白话研究》P250、覃远雄《南宁平话词典》P28、覃东生、覃凤余《广西汉、壮语方言的方式助词和取舍助词》。
5.南宁粤语「去、过、落」语法成分的语源形式都可以追溯到趋向动词,语法化路径可参看2009年覃凤余、吴福祥《南宁白话“过”的两种特殊用法》、2010年吴福祥《汉语方言里与趋向动词相关的几种语法化模式》、2023年彭露《南宁白话“过”的空间介词功能及语法化》。
6.南宁有一个「噻」的用法表示:大约、数量少、某、任何。广西的粤语区普遍有类似用法,桂南的客家话、桂南桂中的官话也有。参看覃凤余; 田春来.广西汉壮语方言的“噻”.《民族语文》.2011-10-05. 或 2016年余瑾《广西平话研究》第三章比较研究个案第三节[不定限定词“噻”]. 论文中认为可能是壮侗底层,其实不是,本字即「息」字,上古职部,汉壮同源。
7.南宁疑问句、否定句可用「到」(音[tu33],调值为阴去)作完成体标记,如:空调坏到吗?冇坏到。但南宁「到」在这里只是动相补语,真正的完成体标记是「嗮」。关于动相补语与完成体标记的区别,参看:[1] 吴福祥. 重谈“动+了+宾”格式的来源和完成体助词“了”的产生,《汉语时体的历时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2009. [2] 甘于恩; 许洁红.一种新发现的完成体标记——广东粤方言的“逋”.《学术研究》.2013-03-20.
8.广西汉语和民族语之间常会发生双向迁移的现象,以南宁白话和南宁平话为例,南宁白话是:壮语、泰语等语言「借去」粤语的长差比式「X+A+过+Y」,然后又「回馈」百色白话和南宁白话以短差比式「X+A+过」,南宁平话是:早期汉语动词「与」->壮语的「与」->现代桂南平话的「与」。参看 1) 覃凤余.南宁白话“过”的两种特殊用法.《民族语文》.2009-06-05. 2) 覃远雄.平话、粤语与壮语“给”义的词.《民族语文》.2007(05)21.
9.南宁白话和南宁平话的「啲」表处所名词有论文认为可能是复制了壮语不定量词兼表处所名词的用法,因为广西中南部地区的汉语方言中不定量词兼用作处所名词的用法,并不见于与广西汉语方言有亲缘关系的区外方言,却普遍存在于南北壮语方言。参见洪波; 郭鑫; 覃凤余.广西部分汉语、壮语方言不定量词兼表处所名词语义模式研究.《民族语文》.2017-10-05.
10.南宁白话表完成有个极其老派的用法zoe2/ze2[t͡ʃœː˧˥/t͡ʃɛː˧˥]->hoe2/he2[hœː˧˥/hɛː˧˥],相当于作结果补语的「嗮/哂」,可能与「咗」同源,参阅林亦《广西粤方言的完成体和已然体》,收录于2014年卢小群、李蓝主编《汉语方言时体问题新探索》。2020年邓小琴《粤方言完成体标记的演变》给出:V咗类的标记应来源于「着」。
11.南宁有一个特殊地来源于「知道」的选择连词,读zi1[t͡ʃiː˥]、zai1[t͡ʃɐi˥]或ze1[t͡ʃɛː˥],在广西的汉语方言与境内外侗台语中都有类似存在,参见2021年11月覃东生、覃凤余《源于“知道”的选择连词 —— 一项广西汉语方言与境内外侗台语共享的区域特征》。
12.广州话的「添」义语素,南宁白话多数情况用「先slin1/lin1[ɬiːn˥/liːn˥]」,少数情况用「添tim1[tʰiːm˥]」,2023年02月覃凤余、罗怜爱《语言接触与侗台语“添”义语素的语义分布》认为广西粤语的「添」原来也是有语气词功能的,后来被「先」覆盖了;2023年06月沈健《广西粤方言“添”研究》对广西粤语的「添」义语素作了一些描述和比较研究,其认为南宁粤语的后置副词「添」受平话影响替换为了「先」;2023年12月卢笑予、刘玲《从语言接触视角看广西汉语方言“先行/再次”标记的功能交叠》分析了南宁粤语(含广西粤语)「先行」义和「再次」义合用「先」标记(广东粤语基本不混,前者用「先」后者用「添」,少数地有特例)的现象,其认为是壮语的接触影响,并拟了语法化路径:次序先行->事理先行(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主语)->事理先行/再次->再次(第二人称主语)->剩余,其中「事理先行」为关联二者的中间环节。
音系历史演变构拟
参看第二章2.5节。